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8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哮喘豚鼠酸性细胞(Eosinophil,Eos)凋亡及与白介素-5(I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实验豚鼠分为哮喘组,雷公藤治疗组和下沉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涤中的Eos的凋亡率和肺组织IL-5,GM-CSF mRNA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处理和对照组,哮喘组BALF中Eos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过敏煎"联合咪唑斯汀对亚急性接触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ICR系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DNCB)模型组、过敏煎组、咪唑斯汀组、过敏煎+咪唑斯汀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将7%、1%的DNCB-丙酮溶液分别涂抹在其余各组小鼠右耳部及背部脱毛处皮肤,制作小鼠亚急性接触性湿疹模型。各组均在实验造模第2天开始按相应剂量[20m L/k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0天,空白对照组及DNCB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观察小鼠右耳肿胀程度、两耳重量差、厚度差,观察各组小鼠右耳中部组织真皮炎症细胞数及10分钟舔体反应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过敏煎联合咪唑斯汀对DNCB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4-AP诱发小鼠舔体反应的皮肤瘙痒有显著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可通过直接升高湿疹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2,从而间接降低IL-4表达,改善湿疹情况。结论:过敏煎联合咪唑斯汀对亚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耳廓肿胀及皮肤瘙痒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抗炎、止痒及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3.
钙离子拮抗剂(CCB)作为抗高血压药物已被证实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逆转左室肥厚(LVH),降低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1],因而临床使用广泛。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长效新型钙离子拮抗剂,与同类药物相比有更多优点,作者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评价其降压效果。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34例高血压患者,男25例,女9例,年龄44~65岁,平均531±10岁。轻度高血压(SBP<160mmHg)8例,中度高血压(SBP<180mmHg)21例,重度高血压(SBP≥180mmHg)5例。所有病例无肾功能不全、严重…  相似文献   
74.
脑肿瘤出血性卒中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肿瘤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12倒脑肿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胶质瘤4例.垂体腺瘤4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1例。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等。影像上表现为颅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脑肿瘤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脑(脊髓)内外海绵状血管瘤(CA)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脑内CA 13例,分别位于脑皮层深部、海马、外侧裂Broca氏区、中央前回、后回、丘脑深部、桥脑及小脑半球;胸髓内CA 3例;位于海绵窦、鞍旁颅中窝的脑(轴)外CA 2例;髓外(T_(12))CA 1例。所有病例均行CT、MRI检查并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脑(脊髓)内CA在MRI的T1、T2像上,病变周围可有典型的含铁血黄素黑环征;脑(脊髓)外CA的CT、MRI表现不具特征性。所有脑(脊髓)内CA在显微镜下(部分病例使用立体定向配合)获得全切;因轴外CA血供异常丰富,只作部分切除。结论MRI对于脑(脊髓)内CA具有诊断意义,对于反复出血病例宜争取显微手术全切;因轴外CA术中出血凶猛,应慎重决定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6.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2007-12我科手术治疗21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ADL分级:Ⅰ级26例,Ⅱ级42例,Ⅲ级56例,Ⅳ级40例,Ⅴ级10例.死亡42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肺栓塞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高危人群、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PE患者中深静脉病变者18例(60%),长期卧床13例(43%),突发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19例(63%),胸痛伴或不伴濒死感12例(40%),晕厥4例(13%);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典型PE三联征者6例(20%)。30例PE患者中,临床治愈17例,好转9例,死亡4例。结论PE的发生与长期卧床、肿瘤、手术创伤及妊娠等有关,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早期抗凝或抗凝溶栓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应用最新生化处理技术研制了一种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去抗原生物型人工韧带,检测其结构、力学性能及组织相容性,探讨应用去抗原生物型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叉韧带的可行性。方法:对动物肌腱/韧带组织进行环氧交联固定、多方位去抗原、力学增强改性以及表面活性修饰处理制得生物型人工韧带,应用组织学检查、扫描电镜、细胞培养及力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生物型人工韧带的组织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和体内/体外组织相容性。结果:生物型人工韧带的外观与正常肌腱外观相似。组织学检查显示韧带为无细胞的胶原纤维。电镜检查显示韧带为走向一致的发状纤维样物紧密平行排列。异种骨髓基质细胞于韧带表面培养3周,可见细胞黏附并可见细胞分泌的基质沉积于细胞周围,韧带内部未见细胞。人工韧带平均直径约5 mm。在速度100 mm/m in条件下进行力学测试,平均最大拉力为927.19 N,抗拉强度47.22 N/mm2,与正常山羊的前交叉韧带(ACL)相应参数相近。人工韧带置换羊ACL术后12周,韧带表面可见滑膜组织覆盖并有小血管长入,术后52周人工韧带材料被新生的韧带替代,近关节面骨隧道内的人工韧带材料纤维周边可见韧带-纤维软骨-钙化软骨-骨的直接连接模式。结论:应用新的生化处理技术研制的生物型人工韧带有效地去除了猪肌腱的异种蛋白的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作为膝关节叉韧带重建的韧带替换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80.
随着显微外科、影像学和放射免疫技术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2年本科开展经鼻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1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