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旨在通过免疫组化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明确FAM172A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术后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腺瘤的患者,纳入50例PTC和20例甲状腺腺瘤(FTA)分别进行FAM172A免疫组化。通过ROC曲线确定FAM172A 最佳切点值。前瞻性分析2018年1~6月超声怀疑甲状腺肿瘤患者,纳入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取得细胞样本进行FAM172A细胞免疫组化。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患者比较,FAM172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更高(P=0.000)。FAM172A免疫组化评分切点在3.5以上敏感度为92%,特异性为6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AM172A诊断乳头状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P=0.000)。在20个前瞻性病例中,US-FNA 结合FAM172A细胞学免疫组化鉴别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100%。结论 FAM172A可能成为一个新型蛋白分子标志物,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作为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探讨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关于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多基于社区人群、退休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职业人群作为国家生产的主力军却是糖尿病防控的薄弱环节。本文对职业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CPTC)与滤泡型(FVPTC)基因表达谱差异,并探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含两种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正常组织的表达谱数据,应用R语言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及差异显著DEGs热图绘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信号通路和核心基因筛选,利用UALCAN在线网站分析核心基因对PTC组织病理、转移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共得到81个DEGs在两种亚型中共同表达,各有261个和78个DEGs仅存在于CPTC和FVPTC中。CPTC主要涉及酪氨酸代谢和p53信号通路,FVPTC主要富集于酪氨酸代谢和PPAR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ECM)相关核心基因与PTC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结论:FVPTC和CPTC涉及的DEGs及通路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ECM基因可能是鉴别PTC亚型、预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正晚期甲状腺癌(advanced thyroid carcinoma)常常侵犯气管,是最严重发并发症之一。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威胁生命。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端-端吻合"重建气道,但当受侵气管长度6 cm、超过成人气管长度的一半或者儿童气管的三分之一而不宜进行。随着气管代替(tracheal replacement)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新材料的进步,为晚期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治疗提供了思路~([1])。本文  相似文献   
15.
许培培 《求医问药》2014,(18):288-289
目的 :探讨用无痛人流术对瘢痕子宫患者进行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04月~2014年0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人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为这100例患者进行了无痛人流术,然后观察她们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这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成功流产。在这些患者中,有91例患者出现了显著的疼痛感,占全部患者的91%;有9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适感,占全部患者的9%。在这些患者中,有4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在10毫升以下,占全部患者的49%;有32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在10~30毫升之间,占全部患者的32%;有13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在30~50毫升之间,占全部患者的13%;有6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超过50毫升,占全部患者的6%。在这些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气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结论 :使用无痛人流术对瘢痕子宫患者进行人流,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人流成功率,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及DC多价核酸疫苗抗血吸虫感染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Sj26、Sj23和Sj14基因分别转染DC,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摄取抗原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Sj26、Sj23和Sj14基因转染DC分别和联合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2周后,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小鼠感染血吸虫6周后,计数成虫和虫卵。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4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 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转染DC和未处理DC相比较,基因转染DC摄取抗原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明显升高(P<0.01)。各免疫组小鼠诱导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基因转染DC联合免疫组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作用高于单一基因转染DC免疫组(P<0.001)。基因转染DC免疫组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血清特异性IgG水平较免疫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IL-4的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转染DC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ConA和SEA刺激后培养上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IL-4水平显著降低,刺激指数(SI)显著增高(P<0.001)。结论 基因转染能促进DC的成熟,增强DC的活性,DC多价核酸疫苗可增强抗血吸虫感染作用,其作用机制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乡市2013年市售牛、羊肉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新乡市40个农贸市场的牛、羊肌肉组织,其中市区牛肉71份、羊肉77份,郊区牛肉65份、羊肉64份,农村牛肉46份、羊肉45份,用套式PCR检测肉类弓形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检测牛肉182份,其中阳性23份,阳性率为12.64%(23/182)。市区、郊区、农村牛肉弓形虫阳性率依次为12.00%(9/75)、12.50%(8/64)和13.95%(6/43)。共检测羊肉191份,阳性22份,阳性率为11.52%(22/191),市区、郊区、农村羊肉弓形虫阳性率依次为10.96%(8/73)、11.29%(7/62)和12.50%(7/56)。牛、羊肉弓形虫阴性率在市区、郊区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53,x~2=1.084,P0.05)。市区、农村之间牛、羊肉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8,x~2=7.005,P0.05)。结论新乡市郊区及农村市售牛、羊肉有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