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Ⅳ期NSCLC化疗同期3D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2012年共 198例患者符合以下入组标准:年龄 18~80岁,KPS≥70,无放化疗禁忌,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确诊的初治NSCLC,临床分期为Ⅳ期,转移器官数≤3个。主要研究终点为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率98.5%,3年样本量为 165例。中位OS期和PFS期分别为13.0(95%CI为 11.7~14.3) 和9.0(95%CI为 7.7~10.3)个月,1、2、3年OS率分别为53.5%、15.8%、9.2%。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体积<134 cm3(P=0.008)、治疗后KPS稳定或增加(P=0.010)及放疗剂量≥63 Gy (P=0.014)是延长生存因素。3-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占37.9%、血小板降低占10.1%、血红蛋白降低占6.9%,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分别占2.5%和6.6%。主要死因为远处转移,仅10%单纯复发死亡。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同期放化疗模式在不同年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生存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两项前瞻性研究的282例Ⅳ期NSCLC临床资料,其中完成≥2周期化疗同期胸部放疗剂量≥36 Gy;青年组(≤45岁)为44例、中年组(46~64岁)为161例、老年组(≥65岁)为77例。不同年龄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应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和分层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老年病例中男性发病率比中年组和青年组更高。不同年龄组1、2、3、5年总生存(P=0.810);相同性别、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器官转移状态、相同化疗周期、原发肿瘤剂量及相似强度综合治疗模式、近期疗效等总生存均相近(P>0.05);不同年龄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对生存无影响(P>0.05)。结论 对可耐受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的不同年龄Ⅳ期NSCLC患者,可获得相似的生存利益且不良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外照射时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与膀胱及尿道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盆腔外照射计划中膀胱及尿道最大剂量点(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计划靶区周围0.1、1、2 cm3接受的平均剂量(D0.1 cm3D1 cm3D2 cm3)及接受5、10、15、20、25、30、35、40、45、50 Gy受照体积占整个器官体积百分比(V5 GyV10 GyV15 GyV20 GyV25 GyV30 GyV35 GyV40 GyV45 GyV50 Gy)等相关剂量学参数及患者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症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泌尿系症状与剂量学参数相关性。结果 膀胱及尿道的中位体积分别为294.8、4.71 cm3,以尿道各个参数的中位值为界分成两组,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尿道DmaxDminDmeanV5 GyV10 GyV15 GyV20 GyV25 GyV30 GyV35 GyV40 GyV45 GyV50 Gy与发生泌尿系并发症相关(t=14.30、21.65、32.19、33.36、16.62、17.91、21.52、20.11、12.27、37.25、30.18、36.24、21.98,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尿道D2 cm3V20、V40及膀胱V40D1 cm3D2 cm3是预测泌尿系发生2级不良反应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建议限制尿道的D2 cm3V20V40以尽量减少2级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34.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的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期化放疗的意义.方法 10年间收治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的Ⅳ期NSCLC患者300例,可分析病例214例,其中3周方案化疗同期放疗(同期A)98例、每周方案化疗同期放疗(同期B)18例、单纯化疗44例、单纯放疗37例和序贯化放疗17例.原发灶放疗采用常规分割和后程超分割的三维适形和常规放疗技术,肿瘤剂量为36~86 Gy.化疗中3周方案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依托泊甙等(21~28 d为1周期),每周方案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或拓扑替康4-6周.结果 随访率为99%.同期A、同期B、单纯化疗、单纯放疗、序贯化放疗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11%、16%和0、31%和7%、34%和10%、26%和3%(x2=11.18,P=0.025).分层分析显示同期A中采用三维适形技术、后程加速超分割方式、原发灶剂量≥70 Gy的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生存率,同期A中接受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70 Gy治疗的21例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化疗,而且化疗≥2周期同期化放疗者的牛存率也较相同周期的单纯化疗者长.结论 化疗同期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70 Gy治疗原发病灶并对转移灶进行放疗可显著延长Ⅳ期NSCLC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同期胸内病灶三维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3-2010年共入组201例,可疗效分析182例,安全性分析201例.化疗以铂类为基础二药联合方案,中位周期数为4个.胸内病灶中位计划靶体积剂量为63 Gy.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胃肠道、血液学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例的随访率为97.5%,随访满<1、1~2、≥3年者分别为201、170、134例.全组182例中4~5个周期化疗同期三维放疗和同期三维放疗≥63 Gy的1、2、3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54%和66%、20%和23%、13%和19%以及14.3个月和16.1个月;相似放化疗强度下单器官和多器官转移的MST分别为13.0个月和8.5个月(x2=10.10,P=0.001);同期放疗≥63 Gy 和<63 Gy的MST在全组、4~5个周期化疗的分别为14.9个月和8.4个月(x2=20.48,P=0.000)、16.1个月和8.8个月(x2 =11.75,P=0.001),单器官、多器官的分别为16.0个月和9.0个月(x2=10.51,P=0.001)、11.0个月和7.0个月(x2=7.90,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4~5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63 Gy(β=0.243,P=0.019)、治疗后卡氏评分变化(β=1.268,P=0.000)对生存有影响.201例患者的2+3级胃肠反应发生率为45.0%;3+4级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18.0%、15.0%;2+3级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9.5%和13.4%.结论 Ⅳ期NSCLC化疗同期原发灶高剂量三维放疗可能使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期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中位剂量70 Gy时临床因素与放射性肺炎(R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同期化疗78例,化疗采用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或长春瑞滨+顺铂或卡铂一线方案.单因素分析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卡氏评分、吸烟、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与RP相关性,对其中P<0.10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1级RP发生率为63%,≥2级为33%.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与≥1级RP(x2=4.03,P=0.045)及≥2级RP相关(x2=15.59,P=0.000),卡氏评分与≥1级RP(x2=3.98,P=0.046)及≥2级RP相关(x2=5.21,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与≥1级RP(x2=5.50,P=0.019)及≥2级(x2=12.92,P=0.000)RP发生相关,卡氏评分与≥1级RP(x2=6.29,P=0.012)及≥2级RP(x2=6.61,P=0.010)发生相关.结论 糖尿病、卡氏评分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RP的危险因素,制定放疗计划时充分考虑可减少RP发生机会.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RP)in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current radiochemotherapy when gross tumor volume is 70 Gy. Methods Data of 84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proved NSCLC treated with 3DCRT or IMRT were collecte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radiation pneumonitis(RP). The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considered: pathological type, therapy agents, age,gender, stage,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 smoking status, diabet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Results The occurrence of grade 1,2 RP was 63%, 33%, respectively. In univariate analysis, diabet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P of ≥ grade 1(x2 =4.03, P = 0.045)and ≥grade 2(x2 = 15.59 ,P =0.000). KP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P of ≥grade 1(x2 =3.98 ,P = 0.046)and ≥grade 2(x2 = 5.21, P = 0.023). In logist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diabet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P of ≥grade 1(x2 =5.50,P =0.019)and ≥grade 2(x2 = 12.92,P =0.000). KP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P of ≥ grade 1(x2 = 6.29, P = 0.012)and ≥ grade 2(x2 = 6.61, P =0.010). Conclusion The definit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of RP are diabetes and KPS.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新型全碳素纤维治疗床床板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等中心技术( SAD)测量,设2组射野,均为等中心对穿野(一组穿过床板,另一组不穿过床板),用PTW剂量仪0.6 cm3 Farmer电离室比对测量,计算出治疗床主床板、体部延长板、头颈肩延长板不同位置及其衔接处对放疗剂量的衰减.结果 6 MV能量时,治疗床主床板对剂量的衰减为1.4% ~ 7.2%,主床板衔接头1、4、7和8 cm处对剂量的衰减分别为2.8%~38.7%、1.4%~30.1%、1.5% ~20.8%和1.4% ~11.2%;体部延长板对剂量的衰减为0.5% ~5.0%,体部延长板衔接头1cm位置对剂量的衰减为4.7% ~15.4%;头颈肩延长板颈部位置对剂量的衰减在0.5%~3.3%,头颈肩延长板肩部位置对剂量的衰减在5.3%~l6.7%;延长板和主床板衔接处对剂量的衰减在6.8%~30.4%.结论 新型全碳素纤维治疗床床板不同部位对剂量衰减不同,床板衔接部位标记区域对剂量衰减比较大.  相似文献   
38.
NSCLC单器官转移化疗同期原发及转移灶放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发生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转移灶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我院2003-01-23-2010-07-06收治Ⅳ期NSCLC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的201例患者,选取其中单器官转移且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放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疗效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单纯脑转移20例,骨转移33例,其他转移22例。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3~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95%CI为7.5~14.5),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9.6%、20.8%和12.1%。脑转移的中位生存期9.0个月(95%CI为6.5~15.5),骨转移的中位生存期14.0个月(95%CI为9.1~22.5),其他单器官转移的中位生存期11.0个月(95%CI为8.8~13.2)。胸部原发灶放疗处方剂量≥63Gy和<63Gy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0个月(95%CI为13.0~21.0)和9.0个月(95%CI为7.0~11.0)。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部位和胸部原发灶放疗的剂量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单器官转移的NSCLC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转移病灶放疗疗效较好,胸部原发灶较高剂量放疗及骨转移患者生存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顺铂(PP)或多西他赛+顺铂(DP)同期胸部调强放疗(IMRT)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2011年—2016年1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EGFR突变未知或野生型的Ⅳ期肺腺癌随机分为PP组(50例)和DP组(51例)。2组患者均接受同期胸部IMRT,处方剂量60~70 Gy。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生存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不良反应。结果 PP组和DP组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8%和72%(P=0.61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6个月(95%CI:13.9~25.3)和12.1个月(95%CI:10.7~13.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0%、28.0%、16.0%和52.9%、17.6%、13.7%(P=0.049)。PP组和DP组3—4级白细胞分别下降48%和63%(P=0.098);3—4级粒细胞分别减少34%和65%(P=0.002);3-4级血红蛋白发生率分别为38%和10%(P=0.024);3—4级血小板分别降低为40%和14%(P=0.003)。2组患者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P=0.625)和3级放射性食管炎(P=0.484)发生率相似,无≥3级的放射性肺炎及≥4级的放射性食管炎。结论 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优于多西他赛+顺铂,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与肺炎相似,血液学不良反应各有优势,患者可耐受。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RC-13004184)。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胸部原发灶三维放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3-2010年间伴骨转移的95例Ⅳ期NSCLC化疗≥2周期且同期胸部三维放疗的前瞻性研究资料,其中47例单纯骨转移、48例合并其他脏器转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组间比较及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4%、17%、9%。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计划靶体积放疗剂量≥63 Gy、原发肿瘤治疗有效和化疗≥4周期者生存延长(P=0.001、0.037、0.009)。单纯骨转移和合并其它转移患者分别进行分析,原发灶计划靶体积放疗剂量≥63 Gy仍是影响其生存的因素(P=0.045、0.012)。单纯骨转移患者原发肿瘤分期T1+T2期较T3+T4期患者生存延长(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计划靶体积放疗剂量≥63 Gy和单纯骨转移能延长总生存(P=0.036、0.035)。结论 NSCLC骨转移胸部原发灶三维放疗技术及剂量在综合治疗中对改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