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临床上对多发性硬化(MS)病程监测缺乏 一种实用的,明确的,易为神经科医生所接受的标准。作者提出了疾病步骤法(Disease Steps DS),评估MS并与现使用的扩展运动障碍状态量度(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进行了比较。DS分类包括:O=正常,1=轻度运动障碍;2=中度运动障碍(主要症状为不正常步伐);3=早期拐杖阶段(可以独立行走25英尺);4=晚期拐杖阶段(不能独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42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有8例发生心血管迷走反射,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心血管迷走反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发原因、发生时间分布情况及抢救措施。结果 8例发生心血管迷走反射,其中,1例发生于穿刺时,2例发生于植入冠脉支架时,2例发生拔管时,2例发生于拔管后进行压迫止血时,1例发生于拔管后2 h时。对这8例采取局部压力减轻,静脉快速注射多巴胺、阿托品等治疗措施后,8例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稳定。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心血管介入术之前和术后进行拔鞘管前、后均应该做好预防措施、急救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疾病情况,及时发现心血管迷走反射并做好妥善的急救措施,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心血管迷走反射,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siRNA 对大鼠肾细胞(NRK)Ppif 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大鼠Ppif 基因序列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siRNA 及1对阴性对照siRNA,并在5′端标记FAM 羧基荧光素,以Lipofectamine~(TM)2000 转染入大鼠肾细胞,用RT-PCR 和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Ppif 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验证所设计的siRNA 的抑制效应.结果以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所设计的siRNA 进入NRK 细胞,转染效率>90%.起始于405、556位点的siRNA 在基因水平对Ppif 无明显抑制效应(P>0.05),起始于198位点的siRNA 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基因水平下降75.25%(P<0.05);蛋白水平下降72.13 %(P<0.05).结论 起始于198位点的siRNA 对大鼠肾细胞的Ppif 基因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4.
根据我院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针对医用化学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时数非常紧张的现状,对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在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通过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的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例患者均完整切除息肉,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息肉复发。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造影以及CT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有效的方法,应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原发性输尿管上段息肉是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与C臂CT结合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旋转DSA及3D-DSA和其中8例需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C臂CT资料,通过对47例患者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入路,均行翼点人路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将术前DSA模拟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术前3D-DSA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瘤顶指向、瘤颈宽窄,有无仔瘤、载瘤动脉,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和骨性结构的关系,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8例术前行C臂CT患者中6例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及脑室内出血.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39例,4分6例,3分1例,1分1例.结论 3D-DSA技术及必要的C臂CT检查和手术模拟对成功夹闭脑动脉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于欢  杨晓苏  龙艺  胡威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5):533-536,541
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及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我国的生命伦理学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的三十年,由于研究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问题也涉及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包括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安乐死、基因治疗、脑死亡、  相似文献   
98.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主因"反复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5年,加重8 d",于2016年11月21日入院。5年前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最佳药物治疗,胸闷、气促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随访心脏彩超:心脏功能进行性下降。入院体检:心脏扩大。实验室检查:脑钠肽(BNP)2 961 pg/ml(高)。心电图:窦性心律,QRS波(110 ms)。胸X线片:心影增大。心脏彩超:左室前后径(98/57 mm),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99.
细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中"串联珠"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细菌样品双向电泳中"串联珠"状蛋白点产生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双向电泳胶图的影响,分析"串联珠"状蛋白点出现的条件,并取"串联珠"状蛋白点进行胶内酶解及MALDI-TOF/TOF分析,寻找"串联珠"状蛋白点可能产生的原因.结果 以含0.5% SDS的裂解液煮沸菌体的方法制备样品,就会产生"串联珠"状蛋白点.蛋白鉴定结果显示"串联珠"状蛋白点为同一蛋白,MALDI-TOF/TOF一级质谱峰没有出现明显的偏移峰.结论 "串联珠"产生的原因是由于SDS在加热条件下会对蛋白产生修饰或紧密结合作用,特别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酸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者口服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l月至2008年12月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A1组)、20mg/d(A2组),辛伐他汀20 mg/d(B1组)、40 mg/d(B2组)四组。用药后30d,检测患者血中血脂水平等,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但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相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四组安全性相似。结论他汀药物常用剂量对PCI术后患者安全有效,调脂作用强,对高危患者保护作用更加明显,但需严密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