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值此美好的仲秋季节,我们非常荣幸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上海医学影像》杂志新增设的"临床前分子影像(preclinical molecularimaging)专栏"。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是一门在活体中显示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特定分子的影像学,包括分子影像探针、成像技术和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三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分子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18F-氟乙酸盐(FAC)及其前体化合物2.甲磺酸基乙酸乙酯(EOMG)的合成和进行质量分析。方法改进前体化合物EOMG的合成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该前体化合物的化学纯度,并通过各种光谱学手段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以EOMG为前体,用Explora GN模块合成^18F-FAC,再用Explora LC除去其中的化学杂质,HPLC法和放射性薄层色谱(TLC)法检测其放化纯、化学纯度和比活度。结果合成并鉴定了前体化合物EOMG,产率为70%,化学纯度为97.0%(按色谱峰面积计算)。合成了^18F-FAC,放化纯〉98%,且无明显的化学杂质,比活度为236.5MBq/μmol。结论该研究为制备有效、质量可控的^18F-FAC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It is an Innovative way to diagnose with cancer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in vivo. 1-3 After proving MAb 2F7 (IgG2a) had a higher affinity and better specificity to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in vitro, 4.5 and gave a very clear cut γ- camera pictures for the xenografts of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born by nude mice, 6 the possibility of clinical radioimmunoimaging was studied with the MAb 2F7 and its fragment F (ab') 2.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核素显像技术检查女性乳房肿块38例和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2例。结果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24例中,术前21例99mTc-MIBI显像为阳性:而14例良性乳腺肿块中,10例显像为阴性。该法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7.5%,特异性为71.4%,准确性为81.6%。9例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者中术前显像阳性3例,8例乳腺癌扩大根治术者中术前显像阳性2例,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结论99mTc-MIBI显像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5.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方法对14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性癌病人(其中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4例,粘液性癌16例,未分化癌26例,透明细胞癌6例)进行血清CA_(125)测定。对其中50例手术前CA_(125)阳性病人,在术后1~3个月进行两次以上的血清CA_(125)测定,观察疗效和CA_(125)水平变化间的相关性,对1例浆液性癌病人术后2个月始,每两周测定一次血清CA_(125)连续测定10个月。结果:浆液性癌阳性率为94%,子宫内膜样腺癌阳性率为79%,粘液性癌均为阴性,未分化癌阳性率为38%,透明细胞癌均为阳性。全部病人疗效为完全缓解的21例,术后CA_(125)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疗效为进展的22例,术后CA_(125)值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疗效为无改变的7例,手术前、后CA_(125)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CA_(125)免疫放射分析对卵巢上皮性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疗效观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胆汁中CEA浓度测定在大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外周血癌胚抗原(CEA)测定目前主要用于大肠癌术后随访.近年来有研究提示胆汁CEA检测对诊断大肠癌隐匿性肝转移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胆汁中CEA的浓度,并分析胆汁CEA浓度变化情况与肝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胆汁中CEA浓度在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08年2月间收集原发性大肠癌患者27例(原发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14例(肝转移组),分别测量外周血及胆汁中CEA浓度;检测2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胆汁CEA浓度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原发组和肝转移组胆汁CEA浓度分别为1.73、13.7和314.27 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肝转移组最高.肝转移组胆汁中CEA显著高于外周血(314.27 ng/ml比43.51 ng/ml).肝转移组中胆汁CEA浓度与肝转移灶数目及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结论:已确诊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胆汁中CEA浓度显著升高, 胆汁CEA浓度测定可能对隐匿性大肠癌肝转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内乳前哨淋巴结^99Tc^m-硫胶体(SC)显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显像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63例T1或T2期乳腺癌患者的内乳前哨淋巴结”^99Tc^m-显像资料,选取患者年龄、肿块所在乳腺(左或右)、肿块所在象限、病灶性质、瘤周注射钟点位置、注射显像剂体积、显像剂放射性活度及显像延时时限共8个影响因素,用SPSS 11.5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左乳较右乳(Wald值为27.71,P〈0.05)、内半乳腺较外半乳腺(Wald值为6.46,P=0.011)易出现内乳淋巴引流;瘤周3点注射法优于4点注射法(Wald值为11.57,P=0.001);每点0.5×10^-3L^99Tc^m-SC注射能取得较好的显像效果;在活度一体积组合中,活度不是关键性因素。年龄(Wald值为3.20,P=0.074)、病灶性质(Wald值为0.05,P=0.82)及显像延时时限(Wald值为0.69,P=0.41)对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无明显影响。结论在选取的8个因素中,肿块所在乳腺(左或右)、肿块所在象限、瘤周注射钟点位置、注射显像剂体积为影响内乳淋巴结显影的独立因素,年龄、病灶性质及延时时限与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无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建立半衰期较长的18F-氟乙酸盐(FAC)的制备方法.方法 基于Siemens公司的Explora FDG4合成模块,增加3个试剂位和2个电磁阀,改编运行程序,以"两锅法"结合Sep-Pak简易分离柱的使用,完成18F-FAC的自动化合成.对荷W256肝癌大鼠行18F-FAC PET/CT显像.结果 该法合成时间为65 min,化学收率60%(时间校正),产品放化纯>98%.荷瘤大鼠PET显像示,30和120 min肿瘤标准摄取值(SUV)分别为1.37和1.20,肿瘤/前肢肌肉放射性比值分别为2.32和2.55.结论 用改进的Explora FDG4合成模块可以成功制备放化纯较高的18F-FAC.18F-FAC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肝癌显像剂.  相似文献   
99.
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腮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腮腺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照射剂量、照射野范围之间的关系,以及随访中腮腺功能恢复程度.方法1995年8月-1997年8月,8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分别在放疗前、放疗第5次(鼻咽肿瘤剂量约9.5Gy)或第10次(鼻咽肿瘤剂量约19Gy)、疗程结束时以及放疗后2年内每半年进行一次定量的腮腺99mTc清除率测定.面颈联合野照射44例,鼻咽中位肿瘤剂量7393cGy,53天;耳前野照射38例,鼻咽中位肿瘤剂量7138cGy,51天.静脉注射185MBq(5mCi)的过锝酸盐,探头连续记录30分钟双侧腮腺及头颅正位放射性计数,15分钟时给予酸刺激涎液排泄.资料经计算机处理,得出腮腺功能评价参数摄取率(UR)、酸反应排泄率(ER)及酸反应排泄指数(EI).结果酸反应排泄率及酸反应排泄指数在鼻咽放疗肿瘤剂量9.5Gy,5次和19Gy,10次后就明显低于放疗前,在放疗结束时降低到最低点,且在随访2年时间内未见明显升高.摄取率放疗前和放疗后1年内无差异,但在1年后进行性下降.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相比较,放疗前和放疗后6月内酸反应排泄率和排泄指数两者无差异;但在放疗后1-1.5年,耳前野照射病例的酸反应排泄率和排泄指数较面颈联合野照射者高(P<0.05).结论腮腺功能在鼻咽放疗小剂量9.5Gy后就明显下降,并在放疗后2年内未见明显恢复.在保证肿瘤达到根治性放疗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腮腺照射容积及其剂量,将有利于改善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0.
背景与目的: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作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特异性显像剂,可在活体内反映ER的表达状况。本研究主要探讨乳腺癌患者体内18F-FES摄取结果与病理免疫组化的相关性。方法:自行制备18F-FES,入组26例乳腺癌患者(17例原发性乳腺癌,9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分别进行18F-FES及18F-FDG PET/CT显像,对每例患者进行空心针穿刺或手术治疗,对比相应病灶的免疫组化和18F-FES、18F-FDG摄取结果。结果:96.15%(25/26)的患者18F-FES结果与ER病理免疫组化一致,以18F-FES SUVmax≥1.5为ER阳性,18F-FES PET/CT显像诊断乳腺癌病灶ER阳性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100%。ER、PR的免疫组化结果与18F-FES的SUVmax呈明显的正相关;HER-2/Neu的免疫组化结果与18F-FES的SUVmax呈负相关。结论:18F-FES有望用于全面反映乳腺癌患者全身病灶的ER表达情况,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