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2.
编者的话     
章英剑 《上海医学影像》2014,(3):I0001-I0001
<正>恶性肿瘤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催促着各种治疗方法、手段、药物和设备的发展。寻找合适靶点阻断其发病、进展,筛选特殊治疗的适应证患者,正确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判断治疗效果,正确诊断残留、复发或远处转移,在提高生存质量的同时让一部分患者带瘤生存,这些都需要分子影像的介入。分子影像可以最终降低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分子影像是一种观察活体组织细胞的分子水平变化的检查,可实时、无创,纵向、连续和系统地观察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炎性反应。与传统的临床解剖影像比较,分子  相似文献   
33.
基于肿瘤体积变化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对临床各种治疗手段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分子影像能反映细胞葡萄糖代谢,实现生物学水平早期评价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EORTC、PERCIST到PREDIST,根据临床需求不断完善;更有针对骨转移瘤的MDA标准。该文详细概述以上4种分子影像学标准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4.
乏氧是肿瘤对放化疗抵抗的主要因素之一。PET乏氧显像发展至今有近10年的历史,尽管不断有新的正电子乏氧显像剂问世,但18F-MISO仍是临床前和临床经验累积最多的显像剂。该文综述了18F-MISO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着重于肿瘤的异质性对乏氧阈值判断的影响,并与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比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99mTc 标记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探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9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前4-6 h在肿瘤病灶周围皮下注射显像剂99mTc-SC,行早期局部及延迟全身显像,结合显像进行体表定位。随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对初诊患者加行原发病灶切除术,对SLN及原发病灶行详细病理检查。结果99mTc-SC的SLN总检出率为90.9%(90/99),检出率与原发灶部位有关(P<0.001);区间淋巴结检出率为7.1%(7/99);SLN转移阳性率为28.9%(26/90),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Breslow厚度、Clark分级)呈正相关;假阴性率为3.7%(1/27),灵敏度为96.3%(26/27),特异度为98.4%(63/64)。结论99mTc-SC显像可准确显示SLN部位及淋巴引流情况,减少药物标记时间,进一步提高区域淋巴结检出,为恶性黑色素瘤区域淋巴结的诊治决策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6.
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能靶向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通过PET/CT反映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ER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并早期预测疗效。18F-FES联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有助于包括乳腺和子宫肿瘤在内的原发和转移灶的定性、制订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18F-FES也被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监测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疗效而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18F-FE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诱导细胞凋亡是各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机制之一,凋亡分子影像能在活体内动态、无创检测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助于肿瘤治疗疗效的早期评判和预后分析。本文对目前细胞凋亡分子影像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MRI、光学成像等。  相似文献   
38.
^18F-SFB—Annexin B1探测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体外及体内评价自动化合成模块合成的18F-N-琥珀酰亚胺-4-氟苯甲酸酯(SFB)-膜联蛋白(Annexin)B1探测细胞凋亡.方法 使用anti-Fas抗体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存在.通过暂时性阻断家兔肾动脉(45 min)使单侧肾经缺血再灌注发生细胞凋亡,24 h后静脉注射18F-SFB-Annexin B1,分别于注射后10,30,60,90,120和240 min行PET/CT显像.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HE染色法证实肾存在细胞凋亡.结果 用antiFas抗体诱导后细胞调亡率实验组为25.98%(120 min),对照组仅为1.81%;实验组细胞对18F-SFBAnnexin B1的摄取高于对照组,在注射18F-SFB-Annexin B1后240 min PET/CT图像上,处理侧肾的放射性摄取高于正常对照肾.TUNEL和HE染色法证实处理侧肾存在大量细胞凋亡.结论 18F-SFB-Annexin B1保留了同磷脂酰丝氨酸(PS)结合的生物活性,在体外及体内探测细胞凋亡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9.
目的应用多功能放射性药物标记模块Explora GN联合液相分离模块ExploraLC制备高纯度的16a-[^18F]氟-17β-雌二醇(^18F-FES)。方法基于ExploraGN多功能合成模块和ExploraLC液相色谱分离模块,同时结合自制的固相萃取装置,采用“一锅法”完成^18F—FES的合成和分离。用分析型HPLC测^18F-FES的放化纯。进行^18F-FES与ER阳性细胞(MCF-7细胞)的饱和结合实验。结果该方法的总合成时间(包括HPLC分离和赋型)为60min,放射化学产率为45%(衰减校正之后),放化纯〉98%,没有明显的化学杂质。MCF-7细胞和^18F-FES结合表现为受体与配体的可饱和性实验特性,Kd和Bmax分别为(2.922±0.619)nmol/L和(4.193±0.360)nmol/L。结论应用ExploraGN/LC双模块成功地制备了高化学纯度和高放化纯的^18F—FES;^18F-FES具有与ER结合的特性,可为乳腺癌ERPET/CT显像提供安全、有效的特异性显像剂。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18F-氟乙酸(11F-FAC)是否适用于胰腺癌原发灶的探测.方法 观察正常雄性SD大鼠注射18F-FAC后20 min,1 h、2 h和3 h的生物分布,再比较荷胰腺癌稞鼠18F-FAC与18F-FDG的生物分布差异,最后用PET/CT显像比较两种示踪剂在松节油所致大鼠炎症模型中的放射性摄取.结果 正常胰腺18F-FAC分布较少,1 h清除最明显[(0.24±0.07)%ID/g,P=0.002].荷瘤模型对18F-FAC和18F-FDG两种示踪剂均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分别为(5.12±2.11)和(3.52±0.23)%ID/g,且靶本比几乎相同,分别为(2.81±1.00)和(2.85±0.37).炎症显像提示,建模后第5、7天18F-FDG显像的炎症/肌肉比值高于18F-FAC(P均<0.001).结论 18F-FAC可能成为PET/CT探测胰腺癌的一种选择,并能在炎症鉴别诊断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