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的支持作用。方法分别从人脐带和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型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周期分布,采用甲基纤维素法测定脐血单个核细胞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比较 UCMSCs和BMMSCs对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周期、CFU-Mix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获得 UCMSCs和BMMSCs,鉴定结果符合预期;与非共培养组细胞相比,UCMSCs和 BMMSCs共培养均能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进入增殖周期,并增加其形成CFU-Mix的能力(P<0.05),但UCMSCs和BMMSCs共培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从人脐带和骨髓组织中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两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均能提高脐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 CFU-Mix形成能力,均具有造血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手术诊治盆腔假性囊肿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发病机制、术前诊断、预防对策和腹腔镜对其诊治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盆腔假性囊肿的患者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盆腔假性囊肿术前诊断率低,只有15.8%。38例术后经1~3年随访,仅1例复发,治愈率达97.3%。结论 盆腔包块行腹腔镜探查术是一种确切的确诊方法,盆腔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术后或感染后,术中正确处理是预防其发生的主要对策,腹腔镜手术对其诊治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衰老的进程,人体的免疫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肺部、皮肤和泌尿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由于针对细胞恶变的免疫监视功能发生减退,老年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增高。此外免疫失调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由于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的执行者,所以研究者们着力于探究衰老是如何改变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活力进而影响到免疫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irt1对动脉粥样硬化中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ox-LDL诱导并筛选出最适浓度建立体外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ox-LDL组、Sirt1过表达+ox-LDL组、Sirt1干扰+ox-LDL组;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情况;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Sirt1、ICAM-1的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100 mg/L ox-LDL诱导体外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效果最佳;与正常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相比,空质粒+ox-LDL组ICAM-1、IL-1、hs-CRP表达升高;与空质粒+ox-LDL组相比,Sirt1过表达+ox-LDL组ICAM-1、IL-1、hs-CRP表达降低,而Sirt1干扰+ox-LDL组则升高。结论:Sirt1能够抑制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由ox-LDL诱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383年2月、1984年7月对10例油彩化妆引起的黑变病试用壬二酸局部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恶性程度、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β2微球蛋白、疗效及肿瘤进展时间(TTP)等.应用SAS 8.2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0)、ECOG评分(P=0.032)、临床分期(P=0.033)、最大肿瘤直径(P=0.028)、结外受累部位数(P=0.000)、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41)和疗效(P=0.000)是影响TTP的单个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ECOC评分(P=0.046)、临床分期(P=0.035)、最大肿瘤直径(P=0.021)、结外受累部位数(P=0.007)和疗效(P=0.000)影响TTP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CoG评分、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疗效等许多临床病理因素影响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肥胖门诊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995-2011年肥胖门诊就诊肥胖患儿1 045人,选取随访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的115人,评价肥胖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初诊肥胖患儿1 045人(男712人,女333人),随访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115人(男74人,女41人),低年龄组(≤11岁)及高年龄组(>11岁)经门诊干预1~3个月、4~6个月及6个月以上干预后,肥胖度分别降低8.8%和7.8%、18.8%和16.5%、27.4%和25.2%。两个年龄组在肥胖门诊干预4~6个月和6个月以上显效率(87.2%和87.5%)明显高于1~3个月(51.6%)((χ2=26.29,P<0.01))。初诊肥胖度及随访持续时间与肥胖度改善正相关(r分别为0.35和0.53,P<0.01),初诊年龄与肥胖度变化负相关(r=-0.24,P<0.05)。 结论 通过肥胖门诊对肥胖患儿进行相关健康指导有助于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但目前肥胖门诊患儿的依从性还不是很乐观。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处于高度营养风险状态,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患儿创伤后恢复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创伤后及时正确评估患儿胃肠功能状态,并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是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文章就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能量代谢特点、营养支持时机和途径,以及创伤后胃肠功能损伤作一综述,为更合理规范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的营养管理,有效预防创伤后胃肠功能损伤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吸胚术的手术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8~ 2011年86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及发生严重并发症,持续异位妊娠占0.7%. 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并不增加持续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在Ⅲ~Ⅳ期≥60岁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60岁的Ⅲ~Ⅳ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33例,行R-CHOP 3周方案化疗6疗程,观察治疗反应率、生存率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33例患者中,25例(75.8%)完成6疗程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及不确定完全缓解(unconfirmed complete remission,uCR) 12例(36.4%).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为81.8% (27/33).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5.2月(2.0-77.6月),2年总生存率为51.2%,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9.4%,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8.6%.截至随访结束,15例生存,12例(36.4%)为无瘤生存.治疗过程中2例(6.1%)因治疗相关感染死亡,> 1/3的患者曾出现Ⅲ~Ⅳ级的骨髓抑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近期疗效为CR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患者.结论 足量的R-CHOP化疗在≥60岁老年Ⅲ~Ⅳ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有较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有效率.但疗效持续时间短,其长期疗效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