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1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王珍  刘翠萍 《山东医药》2007,47(9):48-48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共行胰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术54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扶正抗癌方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扶正抗癌方对大鼠肝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接种于SD大鼠肝脏,制作移植肝癌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记录体质量等生命体征;实验1、2、3w分别检测血清TB、DB、UB;称取瘤重、测量瘤块长短径;取瘤组织、瘤旁组织行病理观察;记录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扶正抗癌方各剂量组大鼠生命体征好于模型组,术后10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加速,可能与腹水产生有关,术后18d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模型组(P<0.05);各剂量中药组胆红素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扶正抗癌方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病理结果示扶正抗癌方可促进癌细胞坏死,抑制其向周围浸润;各剂量组转移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具有改善移植性肝癌大鼠生存状态、降低胆红素、促进癌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突出。  相似文献   
993.
994.
患者女,28岁,无业。因全身起紫红色扁平丘疹伴痒2个月,四肢出现水疱3 d,于2013年10月14日收入院。该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四肢起粟粒至绿豆大小多角形、界清的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蜡样薄膜,自觉瘙痒,搔抓后皮疹逐渐增多,波及躯干。在外院就诊,均诊断为湿疹,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60 ml日1次,连续7 d无好转,改为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地奈德软膏,亦无好转,仍有新起皮疹,分布密集,躯干处部分皮疹融合成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联合方案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23 例复发、难治NHL患者,应用EPOTH加环孢菌素A(CsA)方案化疗:长春新碱(VCR)0.4 mg·m-2·d-1,足叶乙苷(VP16)50 mg·m-2·d-1,吡柔比星(THP蛳ADM)20 mg·m-2·d-1,上述药物均在第1 天~ 第4 天连续96 h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600 mg·m-2·d-1,第5 天静脉推注;强的松(PED)60 mg·m-2·d-1,第1天~第7天,每日8 时顿服;CsA 8 mg/kg,化疗前12 h及化疗后第1天~第5天,各服1 次。计算CR率及有效率,并与以往采用TCOP方案治疗的24 例复发、难治NHL患者的疗效作回顾性比较。结果:EPOTH+CsA方案组的疗效高于TCOP方案组的疗效(P<0.05)。结论:EPOTH+CsA方案长时间低剂量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复发、难治的NHL是安全的,有较好的疗效,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镇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选择年龄在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3级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2例进行前瞻性双盲研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托咪啶十芬太尼,D组)26例和咪达唑仑组(咪达唑仑十芬太尼,M组)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麻醉前(T0)、进鼻腔时(T1)、过声门时(T2)、过声门后1 min (T3)、3 min (T4)、5 min (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2,镜检中情况、镜检时间及复苏时间,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D组HR在T1、T2、T3、T4、T5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Sp()2在T1、T2、T3、T4、T5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过程中D组追加芬太尼人次、出现低氧血症人次均少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人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镜检过程满意度较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时间、复苏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合并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相比咪达唑仑合并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不明显,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而对镜检和复苏时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左室四极电极与普通双极电极在慢性心力衰竭双心室同步化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入选48例心肌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入左室普通双极电极组及左室四极电极组,行双心室同步化治疗,比较术后12与24个月2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评估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统计随访期间2组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治疗率。结果:术后12及24个月,四极电极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BNP均较双极电极组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4个月,双极电极组死亡4例(17.4%),四极电极组死亡2例(8.0%);四极电极组再住院治疗率为24.0%,双极电极组再住院治疗率为43.5%。2组病死率、再住院治疗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左室四极电极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双心室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王珍  李之喆  强丽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27-2229
目的:观察苏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和宫外生长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对2010-01/10在苏州市立医院出生的胎龄<34wk,体质量<1500g的早产、低体重儿进行ROP筛查,记录符合筛查标准的各早产儿出生后第1~5wk的体质量值,按照出生后5wk体质量偏离百分比将早产儿分组,计算每组ROP阳性率。运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生后5wk内的体质量偏离百分比越大,ROP阳性率越大。结论:早产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状况和ROP发病密切相关,对早产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尤其是体质量的增长,或许可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简单的早期筛查方法,并可能对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及其配偶退休前职业状况。方法根据自制《本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我市三个街道的3000多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次共调查:男性居民1175名(37.15%),女性居民1982名(62.66%)(p=0.000);(2)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8.83)岁,女性,(64.06±9.25)岁(p=0.238);(3)各街道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6.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4)各街道研究对象配偶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4.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与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呈现出一致的趋势。结论该调查结果将为了解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VC)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肿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静脉给予VC 2.83 g/kg、5.65 g/kg两种剂量,观察用药后移植性肝癌大鼠的一般状况、肝功能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移植性肝癌成功率达94%,VC 2.83 g/kg组血清A/G高于模型组(P<0.05),ALT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GGT亦低于模型组(P<0.05),VC 5.65 g/kg组血清ALT低于模型组(P<0.05),VC 2.83 g/kg组肝癌的坏死程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静脉注射VC 2.83 g/kg可明显改善移植性肝癌大鼠的肝脏功能,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坏死、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