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患者女 ,36岁。于1993年1月10日因右侧甲状腺肿块入院行右甲状腺摘除术。病理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994年10月25日又因间歇性腹痛腹泻入院。纤维结肠镜诊断 :结肠多发性息肉 ,行全结肠切除术。肉眼见结肠90cm ,周径8cm ,全结肠粘膜面可见较密集排列的息肉状肿物 ,0.3~0.8cm大小 ,有蒂 ,质软。病理诊断 :结肠多发性腺瘤病 ,间变Ⅱ级。术后9个月 ,患者又以腹部肿物再次入院剖腹探查 ,见中腹至盆腔腹膜后及小肠系膜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质硬包块 ,边界不清 ,髂内外血管及部分小肠受侵。因腹部肿物广泛 ,活…  相似文献   
72.
结核性输尿管狭窄临床较少见,其诊断比较困难。1988~1998年,我院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29~56岁,平均36岁;病程3~42个月,平均16个月。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1例,肾绞痛1例,腰部胀痛3例;均无发热、盗汗...  相似文献   
73.
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浓度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后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动态变化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比色法对 3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 6h内、 6h后、 24h、3d、5d、7d连续测定其血浆ET、NO浓度。结果脑梗死发病6h后至7d前血浆ET、NO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两者浓度均在发病6h后始增高(P<0 .05),24h达高峰(P<0.01),持续3d后始下降,7d后接近于正常(P>0.05),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其血浆ET、NO浓度明显高于无两病史者(P<0.05~0.01)、结论ET和NO是致脑梗死发展的重要因素,ET、NO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有效治疗脑梗死及选择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359例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D-二聚体的改变,了解它与肿瘤发展、扩散、预后及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肺癌患者359例,其中305例为带瘤患者,54例术后2a无复发、转移,分析其血D-二聚体水平在不同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过程中的异常改变。结果305例肺癌患者的血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54例术后无复发、转移患者,且随着肿瘤发展和扩散、转移明显升高;2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愈时的血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疗前和复发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在局限期和扩散期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癌患者早期就有血D-二聚体的异常升高,其血D-二聚体的异常改变对病情的发展、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血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5.
E-钙粘蛋白表达异常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正常肺组织标本 2 8份 ,非小细胞肺癌标本 71份 ,分别取自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 1991~ 1998年的石蜡及新鲜手术标本 ,其中 40例伴有淋巴结转移 ,31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皆未做抗肿瘤治疗。鼠抗人E 钙粘蛋白 (E CD)单抗 (HECD 1)由日本Hirohshi教授惠赠。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法试剂盒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2 方法 :(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E CD表达检测 :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标本 ,制成 4μm厚切片。 7…  相似文献   
76.
内皮素(ET)是1988年由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发现的一种血管生物活性肽,ET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及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主要分布于肾、肺、肝、心、脑动脉和静脉等血管内皮细胞中,其中以肾脏含量最高。有研究报道,内皮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本文根据近年来本院的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重点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的含量,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高血压组6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肿瘤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男36例,女24例,年龄54~89岁,平均年龄(67…  相似文献   
77.
目的 通过卫生监督检查 ,掌握医用防护用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制定进一步的监督措施 ,从而更好地保护卫生从业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 汇总、整理全省各地市、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依据省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对医用防护用品准售证件等进行监督检查的报表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各种医用防护用品的医疗器械用品注册证持有率、备案凭证持有率、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及检验报告合格证明持有率差异较大。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手套、医用防护帽等防护用品的不同准售证件持有率差异也较大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医用防护用品中不同产品准售证件的持证率差异较大 ,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手套、医用防护帽等防护用品的不同准售证件持有率差异也较大。卫生监督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 ,使医用防护用品市场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8.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9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大1周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右侧阴囊可触及10 cm×8 cm×4 cm肿块,质硬.胸片检查正常.B超及CT显示右睾丸有实质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5月行右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右睾丸恶性混合性非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占7/10,畸胎瘤占3/10).术后腹膜后CT扫描淋巴结无转移,2周后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79.
苯丙酮尿症生化学异常与脑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丙酮尿症是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多认为与高苯丙氨酸血症引起的酪氨酸及其他大分子中性氨基酸在脑内摄入减少所造成的一系列相关重要神经递质及酶蛋白代谢障碍及合成减少有关 ,这些生化学改变影响着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发育 ,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80.
山楂类食品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副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阿奇霉素在输液过程中所致胃肠道副作用的方法。方法:对照组80例,单纯给予阿奇霉素静滴,并在输液过程中吃一些饼干、薯片等食品; 山莨菪碱组40例,在输阿奇霉素前遵医嘱给予山莨菪碱入壶; 山楂类食物组81例,从开始输液时及输阿奇霉素过程中给予果丹皮、山楂片等山楂类食品口服。观察三组患者在输阿奇霉素的过程中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作用; 山莨菪碱组在观察阿奇霉素副作用的同时观察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增快等山莨菪碱的副作用。结果:山莨菪碱组胃肠道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存在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增快等山莨菪碱的副作用。山楂类食物组患者胃肠道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在输阿奇霉素过程中口服山楂片、果丹皮等山楂类食物能减轻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作用,而且没有其他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