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PAI-1、P53和nm23表达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AI-1、P53和nm23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酶标法检测33例胃癌新鲜组织中的PAI-1活性,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组织中的P53、nm23的表达;各指标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AI-1活性、P53、nm23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的关系;PAI-1比活性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瘤旁组织(0.65±0.20Au/mgvs0.31±0.17Au/ma,P<0.05),在P53阳性组中高于P53阴性组(0.67±0.16Au/mgvs0.41±0.10Au/mg,P<0.05),nm23低表达组高于正常表达组(0.71±0.21Au/mgvs0.47±0.15Au/mg,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PAI-1比活性能反映胃癌的恶性程度,检测胃癌组织中的PAI-1、P53和nm23的变化对胃癌的诊断、了解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为病人预后的评价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易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为规范临床输液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多家医疗单位的静脉输液操作过程进行调查、试验、分析。结果:配药与输液环境污染、方法不当、消毒效果不佳或消毒剂存在污染、输液滴速过快普遍存在。结论: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配药、输液的环境与方法、消毒、输液滴速的不规范是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23.
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易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易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为规范临床输液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多家医疗单位的静脉输液操作过程进行调查。试验,分析。结果:配药与输液环境污染,方法不当,消毒效果不佳或消毒剂存在污染,输液滴速过快普遍存在。结论: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配药,输液的环境与方法。消毒,输液滴速的不规范是诱发输液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CD82、annexinⅡ在胃癌中的表达特征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CD82、annexinⅡ、survivin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的CD82、annexinⅡ、survivin的表达在胃癌的TNM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管侵袭、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类型、微血管数量、肿瘤间质反应及神经纤维周围间隙侵袭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性别及肿瘤最大直径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虽在远处转移、术后生存时间方面未显示显著差异,但有差异逐渐扩大的倾向.结论胃癌组织的CD82、annexinⅡ、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分析对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复发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重症,诊治是否正确及时,对其预后影响很大,现将诊治要点小结如下。1 诊断 病人多在酗酒或饱食后数小时至24小时突发上腹部偏左或偏右剧痛。疼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  相似文献   
26.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是一种危重的复合性损伤,受伤早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即可造成伤员死亡或致残。正在引起各国创伤界的重视,但就具体治疗方法却众说纷纭。我们自1978~1988年12月,共收治6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病例,采用牵引复位、手术减压、石膏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经随访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依据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应用自体阔筋膜治疗长管状骨骨不连。方法选取20例股骨骨不连患者,皆为更换钢板植自体髂骨治疗。分为A、B两组,A组应用自体阔筋膜植骨治疗,B组单纯植骨治疗。分别于术后3、6、12周进行X线观察比较。结果 12周后骨痂生长程度和塑性程度A组皆优于B组。结论应用自体阔筋膜并治疗长管状骨骨不连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8.
徐州矿务集团1003例死亡尘肺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尘肺发生、发展及死亡规律 ,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徐州矿务集团 10 0 3例死亡尘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 1)死因构成列前四位的是 :尘肺、肺结核、慢性肺心病、肺癌 ;1990年开始 ,死因构成顺序变化为 :尘肺、慢性肺心病、肺癌、脑血管意外 ,肺结核已不再是导致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2 )死亡尘肺病例累计死亡百分比变化与接尘工龄长短有关 ,接尘工龄 5~ 2 0年间累计死亡百分比呈快速直线上升。 ( 3 )死亡尘肺病例中不同接尘工种之间平均死亡年龄、发病工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纯掘进工、纯采煤工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发病工龄短于其他接尘工种。 ( 4)自七十年代以来 ,尘肺患者死亡年龄和病程呈延长趋势。结论 降低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限制接尘时限是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证相应使用熄风法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例中医辨证风痰阻络证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试验组给予化痰通络汤颗粒剂加丹参、红花模拟剂,对照组给予丹参、红花颗粒剂加化痰通络汤模拟剂,2组疗程均为28天。比较组间NIHSS减分值以及证候要素评分的差异。结果 28天时点,试验组NIHSS减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风证候要素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证相应使用熄风法,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较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30.
珊瑚骨在开放性伴有骨缺损的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海洋鹿角珊瑚骨替代人体骨组织在四肢创伤后立即对骨缺损部位进行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天然的珊瑚骨经加工后,植入人体骨缺损部位,替代人体骨修复骨缺损,术后用X片、金像、光镜、电镜观察结果。结果 19例病例中1例术后感染;18例骨缺损部位得到修复。骨愈合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结论 鹿角珊瑚骨理化性质稳定,微细结构与人体骨类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骨传导作用良好,促进骨缺损愈合,不干扰骨愈合过程,同时珊瑚骨本身的微细结构具有载体作用,吸附抗生素后的缓释作用可抑制局部感染,是一种理想的人体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