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41.
胃床变异内镜X线B超同时误诊3例报告吴明利,丛庆文,王士杰,张立玮,代继红,王顺平1990至1991年间,我院曾对3例胃床变异错按胃平滑肌瘤施术,术前均经X线、内镜及B超检查,现仅就内镜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病例资料例1:男,59岁。进食后恶心1月。先...  相似文献   
242.
目的为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方法对照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中国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和国际抗癌联盟编写的《临床肿瘤手册》第5版,分析本院1981 ̄1997年对食管,胃,肺,乳腺癌四种主要恶性肿瘤计28534例患者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其它抗癌治疗的情况。结果 发现了一些在今后肿瘤医疗工作中切待改进和加强的方面。结论本研究对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43.
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病人时,术中可降低全麻药的用量,术后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可明显改善高危病人的肺功能和预后。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已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拟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TCI异丙酚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病人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4.
目的探讨p53突变型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6中,p73对细胞周期抑制因子14-3-3σ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基因转染前后两种细胞系中p53、p73基因以及14-3-3σ基因表达状况。结果阿霉素作用24、48 h后,MCF-7的细胞生存率分别是50.20%、16.58%,MDA-MB-436为99.20%、98.62%(P<0.01);在MDA-MB-436中,阿霉素诱导DNA损伤后,p73基因表达轻微上调,14-3-3σ表达明显下调;转染外源性p73于MDA-MB-436细胞系后,14-3-3σ的表达明显上调,阿霉素处理24、48 h后的MDA-MB-436细胞生长率分别降为58.20%、24.66%(P<0.01)。结论在p53突变型人类乳腺癌细胞系中,p73可以代替p53诱导其下游基因14-3-3σ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长。  相似文献   
245.
目的:探讨脾源性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株--MCF-7(低侵袭性)和MDA-MB-231(高侵袭性) Syk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Syk基因导入Syk(-)乳腺癌细胞株,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yk基因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yk mRNA及蛋白在MCF-7细胞中呈中等程度表达,在MDA-MB-231中表达缺失;转染Syk基因的MDA-MB-231细胞与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MDA-MB-231细胞相比,侵袭及迁移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总迁移细胞数/5HPF)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Syk表达可降低乳腺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46.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和磷酸化Raf激酶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P-RKI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KIP蛋白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在72例肝细胞癌组织、50例癌旁肝组织及16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RKIP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6例肝细胞癌、36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RKIP蛋白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RKIP的阳性率分别为22.2%、86%、93.8%,P-RKIP为29.2%、84%、93.8%;肝癌组织中RKIP和P-RKIP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两者蛋白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0,P=0.005);RKIP和P-RKIP的表达均与肝癌有无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RKIP和P-RKIP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结论RKIP和 P-RKIP表达的减少或缺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7.
目的研究贲门腺癌(GCA)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GCA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GCA组织中SFRP1、SFRP2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87.2%(82/94)和83.0%(78/9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4.9%(7/47)和553%(26/47)(P〈0.001)。GCA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组SFRP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73.7%(28/38)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率96.4%(54/56)(P〈0.05);SFRP2基因的甲基化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SFRP1和SFRP2基因的甲基化与GCA的组织分化无关。63例贲门腺癌组织中SFRP1和SFRP2基因同时发生甲基化,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36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27例,高中分化腺癌组26例,低于低分化腺癌组37例,侵及肌层及浆膜层的16例低于侵及周围软组织的47例,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RP1、SFRP2基因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SFRP1高甲基化状态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248.
目的: 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9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的表达以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B7H1阳性表达率为53.06%(26/4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Her2/neu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2)乳腺癌组织中B7H3阳性表达率为59.18%(29/49),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3)乳腺癌组织中B7H1和B7H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16,P<0.05)。结论: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该两分子的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30例正常人和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ET模式下采集股总动脉、腘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应用ET技术检测其动脉弹性指标: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 糖尿病组股总动脉、腘动脉的β、Eρ、PWV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C值显著降低(P<0.05),AI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股动脉存在动脉硬化,腘动脉作为肌性动脉也存在动脉硬化,且与弹性大动脉股动脉改变一致,有良好的相关性.ET技术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弹性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创的评价方法 .  相似文献   
250.
目的 研究PI3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食管鳞癌组织(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I3K和MMP-7的表述情况.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PI3K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8%(67/94)和52.13%(49/94),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4.17%(1/24)和O%(0/2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I3K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均<0.01);MMP-7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1)和临床分期(P<0.05)等因素有关;PI3K与MMP-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25).结论 PI3K、MMP-7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