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医药卫生   44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CT表现。病变包括腺癌16例,平滑肌肉瘤12例,淋巴瘤6例。CT扫描能明确肿瘤向腔内和腔外侵犯的程度,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鉴别诊断应包括小肠良性肿瘤、炎性病变和转移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13.
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高平,周玉森,王东太原市北城区中心医院庞润明,汤杰截瘫病人因长期卧床极易发生骶尾部褥疮,此类褥疮较顽固,大多难于换药治愈。过去较多报道应用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修复[1-3],很少有用臀大...  相似文献   
1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又称结节性肝细胞增生简称FNH、是少见的一种良性占位病变,好发于青年女性和婴幼儿。FNH没有恶变倾向,组织学上主要由形态大致正常的肝细胞团和胆管组成。分析我院1例,现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原位肝移植 (orthotopiclivertrans plantation ,OLT)手术前后外周血中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OLT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上述 3种基因的表达 ,并对 2 6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HCC患者术前PBMC中MAGE 1、SSX1和CTp11基因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 0 0 % (14 / 35 )、37 1% (13/ 35 )和 31 4 % (11/ 35 ) ,6 0 0 % (2 1/ 35 )患者的PBMC中至少可以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表达。 16例术前PBMC中检测到上述基因表达者 ,术后肿瘤复发 /转移率 (75 0 % )显著高于10例不表达这 3种基因者 (30 0 % ) (P =0 0 4 3) ;在术前及术后这 3种基因mRNA持续呈阳性或者由阴性转为阳性的 2 0例患者中 ,15例 (75 0 % )术后发生肿瘤复发 /转移 ,而 3种基因mRNA持续阴性或者由阳性转为阴性的 6例患者无 1例复发 /转移 (P =0 0 0 2 )。结论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 NA可以联合作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用于检测HCC患者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并有助于选择OLT受体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1]。自1996年开展该项目以来,我们已成功应用该技术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共381例,其中结直肠癌7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6-1999年大坪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共198例。治疗组72例加用了自体肿瘤疫苗治疗,男性47例,女性25例,年龄41~65岁,平均53.5岁,其中高、中及低分化腺癌各为19、31及22例。单纯手术组126例仅行常规治疗。1.2自体肿瘤疫苗的制备将切除的肿瘤标本放入含50μg/ml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中,无菌条件下快速送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例LC术后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诊治要点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4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右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黄疸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诊断,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并同时行栓塞治疗成功,均治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介入栓塞治疗应作为假性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手术操作有关,应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8.
当代管理学理论中,有一种广受推崇的“木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只口沿不齐的木桶盛水多少,关键不在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要使木桶多盛水,不应锯掉最长的那块木板,而要设法补齐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木桶理论”,去研究和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只不放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发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d-DTPA在MRI中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总结分析了被确诊的378例(402人次)患者应用Gd-DTPA增强检查后的效果。对肿瘤、感染、梗塞等病变的强化特点进行了讨论。结果:使用Gd-DTPA后,有23例平扫时误诊的病例得到了纠正,并发现了MRI平扫时未能发现的一些病变,诸如管内型听神经瘤、脑膜炎、脑(脊)膜的转移性病变等。但是,作者还同时发现即使在用了Gd-DTPA之后,仍有多种病变存在鉴别诊断上的困难。结论:合理使用增强检查,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Tim技术3D D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评价Tim(total image matrix)技术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在下肢动脉(腘股段和腘下段)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1例可疑下肢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im线圈、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并结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方法,行3DDCE-MRA检查。延迟时间采用试验团注(test-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组。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行动脉法DSA(IADSA)检查,对比分析3DDCE-MRA所示的轻度狭窄(≤50%)、显著狭窄(51%-99%)、完全闭塞(100%)的符合情况,并计算显示显著狭窄及完全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优良率为95.1%。与IADSA对照,3DDCE-MRA显示腘股动脉段显著狭窄及完全闭塞(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91.1%,特异性92.9%,准确性92.3%;显示腘下动脉段的敏感性82.2%,特异性75.4%,准确性83.9%;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总的准确性为87.5%。结论Tim线圈、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3DDCE-MRA是一种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无创、安全、可靠、实用的血管检查方法,对腘股动脉段狭窄的诊断更加可靠,但对细小血管(尤其足部)的分辨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