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往往给伤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近年来SCI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每年约50余万人发生SCI,全球各地SCI发病率约为20—140例/百万人/年~([2—3])。我国SCI发病率约23—60例/百万人/年~([3])。美国SCI发病率约为54例/百万人/年,每年  相似文献   
52.
段峰  杨原  冯素枝  何鑫 《山东医药》2010,50(12):92-93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4d后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且不依赖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53.
内脏动脉破裂大出血可导致急性循环衰竭。用血管内球囊阻断术可迅速控制出血、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报道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患者,在做血管造影术中发生大出血、失血性休克,造影证实为腹腔动脉-肝动脉破裂,不适宜做常规栓塞治疗。通过8F导管鞘、将直径12mm的专用阻断球囊选择性插入至腹腔动脉,使出血立刻停止,经输血、补液后纠正休克。随后1例患者在持续球囊阻断下进行了手术修补、1例患者做覆膜支架置入术。2例均救治成功。 结论:选择性血管内球囊阻断术是救治凶险性内脏动脉破裂大出血的快捷有效技术,可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54.
网膜支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网膜动脉对肝癌的供血及其介入性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评价经导管做网膜动脉栓塞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19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网膜动脉参与肝癌供血者进行TACE。观察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灶位于肝右叶周边区16例,3例位于S4段下部。29支网膜支参与肿瘤供血。15例患者(78.9%)网膜支被成功栓塞。肝癌破裂病例均成功止血。网膜动脉被成功TACE后71%的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网膜动脉参与肝癌供血多见于多次行TACE、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及肿块位于肝右叶周边区。网膜动脉TACE是安全的,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肿瘤经常残留。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技术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小型猪9头,选用1头行预实验,8头用于正式实验.全麻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用球囊导管阻塞门静脉主干并注入凝血酶或自体血栓,30 min后行门静脉造影证实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并比较血栓形成前后影像学变化.对术中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分析死亡原因,必要时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9头猪均成功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模型.第1头预实验猪模型建立后10 min死亡,病理证实死亡原因为DIC.正式实验8头猪,6头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后饲养14 d,其余2头术后3 h内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肝破裂和麻醉药物过量.结论 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可以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6.
活体肝移植具有供肝来源广、质量高、排异轻和预后较好等优点,是治疗肝脏终末期疾病及缓解供肝来源匮乏的有效方法.由于肝移植技术复杂,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其中血管并发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3].我们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流出道阻塞患者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23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和胰腺动脉DSA检查,分析CT、DSA具体表现,并与手术、穿刺病理对照.结果23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胰岛素瘤22例,共检出肿瘤结节26个,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素瘤1例,肿瘤结节CT和DSA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7.7%(15/26)和88.5%(23/26).选择性DSA检查主要表现为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血管增多和肿瘤染色.结论选择性DSA检查对功能性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率高于CT,同时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对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多囊肝(PLD)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有严重症状的PLD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女19例,男4例,年龄36.0~68.0岁,平均(49.3±3.4)岁。所有患者在TAE前后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TAE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此后每间隔半年复查CT。结果23例患者共行27次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3-58个月),2例无效,可供评价疗效者21例,有效率为91.2%。术前患者平均腹围为(105.7±8.1)cm,术后患者平均腹围为(95.2±6.7)cm,术前术后平均腹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平均腹围开始缩小时间(8.0±3.5)个月,症状改善时间(7.1±2.2)个月;栓塞后综合征多在栓塞术后7d内缓解,在术后第6天及长期复查肝功能均在正常水平。结论TAE治疗多囊肝,长期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石化城市中青年夫妇婚姻质量、家庭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独山子文馨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婚姻辅导并愿意接受调查的56对中青年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作婚姻质量问卷(Olson)、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调查。结果:干预前后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在婚姻质量方面,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功能方面,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功能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石化城市中青年夫妇婚姻质量及家庭功能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