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71.
我院自1964年以来根据颈深筋膜结构设计的颈淋巴结清除术改进术式,是自上而下,由深至浅,先结扎颈内、外静脉上端和肿瘤区供应血管,从四周开始顺深筋膜表面解剖的原则进行切除,以减少术中出血和防止癌细胞扩散。至1982年12月,总结术后满五年的1000例头颈癌瘤的远期疗效,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9.8%和53.4%,证明改进术式具有安全、省时、省血、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外形佳,初学者易掌握等优点。  相似文献   
72.
鼻咽癌家族聚集现象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鼻咽癌病人癌家族现象比其它恶性肿瘤更明显。自1964年4月以来,我院对鼻咽癌的家族聚集现象作了三次对比调查:第一次是鼻咽癌和非癌疾病213对第二次是244对鼻咽正常人的配对调查;第三次是鼻咽癌和其它恶性肿瘤及非癌的疾病共300对的配对调查。三次调查表明鼻咽癌的家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1979年9月至1980年11月收集了我院门诊初诊鼻咽癌1000例的家族癌史,表明鼻咽癌病人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还发现一例全家11个鼻咽癌、一个乳腺癌的高癌家族,以上均提示鼻咽癌的发病与遗传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告作者参加1982年由第二届亚大地区组织相容性工作会议(2nd AOHW)组织的国际协作研究的结果。50名初诊鼻咽癌患者与40名正常对照者的HLA抗原频率比较,可见抗原B17与NPC的高风险性相关(RR=2.54),抗原A11与NPC的低风险性相关(RR=0.28),鼻咽癌患者的DR双空白增多也可能与NPC的高风险性相关(RR=2.82)。本研究未能证实抗原BW46与NPC的关联,可能归因于样本偏小。  相似文献   
74.
本文应用抗补体免疫酶法检查44例鼻咽癌47份标本,其中11份鼻咽部癌细胞的EBNA均阳性(100%),另36份是合用细针穿刺方法检查颈转移癌细胞EBNA,阳性率为91.7%(33/36),EBNA阳性率均较颈穿刺细胞学(69.4%)和鼻咽活检组织学(86.4%)的高;其中43例鼻咽癌EBNA和VCA-IgA两项指标同时阳性率为88.4%,而25例对照组中两项指标均阴性,阴性率为88%,25例对照的VCA-IgA阳性率(8%)较EBNA阳性率(3.6%)高;本结果表明EBNA检查的敏感性和VCA-IgA相当,对鼻咽癌的特异性较VCA-IgA为高,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细针穿刺颈淋巴结检查EBNA,对T_0期鼻咽癌的诊断和颈块性质的鉴别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5.
某些恶性肿瘤有发热的倾向,有报道鼻咽癌远处转移者常伴有发热,为了探讨鼻咽癌患者长期发热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本文对我院头颈科鼻咽癌区1972~1978年收治鼻咽癌800例中,出现长期发热者130例(16.3%)进行临床分析。材料和方法本文800例鼻咽癌均经病理确诊。体温测量皆为液下探测,凡体温超过37.1℃,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而持续超过两周者认为长期发热。远处转移者为有一定体征并经X线照片或超声波检查或病理活检确诊,且又无发现感染表现;经上述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者为无远处转移;凡未找到感染等足以引起发热之原因者为不明原因发热。  相似文献   
76.
鼻咽癌     
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提出有关鼻咽癌的论文共8篇。其中,有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3篇(G.B.de-The:EBV Sero-epe-demiology and Human Tumors缺文字材料),放射治疗2篇:临床分析、细胞林和HLA各  相似文献   
77.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37岁。主因间断性头痛12年,于1999年5月6日住院。查体:右顶局部无隆起,叩痛(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否认头部外伤史。X线头颅侧位片右顶条索状高密度影像,边界清楚,上缘与颅骨内板有明显界限(图1)。头颅CT扫描见右顶颅骨内板有一向脑实质内生长的均一高密度骨化影,CT值942Hu,强化后与平扫相同,骨窗观察骨化影与颅骨内板未见断裂改变。入院诊断为右顶骨内生性骨瘤。于5月14日在全麻下行右顶开颅骨瘤切除  相似文献   
78.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证实EB病毒抗体测定对鼻咽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报道一组鼻咽癌和对照组病人EB病毒VCA—IgA抗体的检测结果,并就鉴别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9.
一、鼻咽癌癌前病变的提出 我院1970年对中山县10岁以上10万人进行肿瘤普查,检出鼻咽癌患病率为109.5/10万,发现鼻咽非癌性病变179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增生结节,成年人腺样体增殖和粘膜重度慢性炎症。稍后,包括上述10万人口在内,对中山县242,757人(10岁以上)进行鼻咽检查,也发现555例鼻咽上皮增生性病变。对其中307例作了活检,33例确诊为Ⅰ期鼻咽癌。进一步结合本省廉江,揭阳二县及汕头市的普查资料,包括中山县在内共436,786人进行分  相似文献   
80.
鼻咽癌的自然发展及晚期病例的临床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的病理分类及临床分期,各家意见不一,两者多不能直接密切联系以指导临床工作。本文将我院1960年~1962年间诊治的100例晚期鼻咽癌按其自然发展(因临床Ⅲ、Ⅳ期病人,接近末期,基本定型,故选作研究自然发展的对象)行临床分型,探讨两者的联系。根据此种探讨,试图对早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