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调研沈阳战区陆航某部寒区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分析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方法设计制作《部队训练伤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分别抽取陆航某部直升机飞行人员100人、地勤人员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77份,其中,飞行人员有效问卷98份,地勤人员有效问卷279份。飞行人员训练伤发生率为30.6%(30/98),显著高于地勤人员的21.8%(61/279)。其中,飞行人员发生训练伤最多的部位是脚踝11例(36.7%)、膝盖11例(36.7%);地勤人员训练伤最多的部位是腰部25例(41.0%)。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发生训练伤的类型最多的均是腰肌劳损,分别为15例(50.0%)和26例(42.6%)。训练伤发生时间最多的是在春季,占全年的41.8%。结论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训练伤发生率均较高,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保护措施可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一直是平时部队医疗工作的重点。扎实有效地抓好以预防训练伤为重点的卫勤保障,对于维护官兵身心健康,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巩固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机步兵新兵基础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点,我们于2010年2月对某部机步兵进行了新兵调查研究,旨在为今后新兵基础训练期间的军事训练伤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张维斌  张敬中 《人民军医》2010,(5):379-379,381
下腰痛是骨科、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常见疾患,是目前困扰人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2/3的人一生中有过下腰痛的症状,它仅次于普通感冒,是造成患者求医的位居第2位的原因。在军事训练伤中下腰痛发病率达1.50~10.6%。近年来,臭氧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综述对医用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引起下腰痛作一概述,以期对临床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足少阳胆经为十二正经之一,有其固定经脉循行路径及主病。在中医学范畴中包括经脉本身、药物归经与《伤寒论》中少阳证3个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现代骨科病名,是指在腰椎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和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与之对应的中医病名为腰痛、痹证、痿证等。  相似文献   
25.
榄香烯乳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邙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榄香烯乳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术前榄香烯乳治疗组14例和Ⅰ期手术组17例乳腺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榄香烯乳治疗组凋亡指数(7.97±1.50)明显高于Ⅰ期手术对照组(2.26±0.49);bcl-2蛋白表达(分值0.50±0.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8±0.87),P值均<0.01;榄香烯乳治疗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44.54±9.99)与对照组(42.80±6.78)差异无显著性,P>0.05;14例术前榄香烯乳治疗组等级相关分析凋亡指数与bcl-2分值呈中度负相关(rs=-0.508)。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区域动脉灌注榄香烯乳可降低乳腺癌细胞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6.
榄香烯乳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榄香烯乳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术前榄香烯乳治疗组14例和Ⅰ期手术组17例乳腺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榄香烯乳治疗组凋亡指数(7.97±1.50)明显高于Ⅰ期手术对照组(2.26±0.49);bcl-2蛋白表达(分值0.50±0.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8±0.87),P值均<0.01;榄香烯乳治疗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44.54±9.99)与对照组(42.80±6.78)差异无显著性,P>0.05;14例术前榄香烯乳治疗组等级相关分析凋亡指数与bcl-2分值呈中度负相关(rs=-0.508)。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区域动脉灌注榄香烯乳可降低乳腺癌细胞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7.
研究指出每隔12天给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其理由是阿斯匹林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抑制血栓素的合成,然而抑制前列腺环素合成仪2~4小时。 身体运动刺激前列腺环素的合成的早期研究,指出在人体内细胞过氧化物能够从血小板运送到内皮细胞。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这样的过程在人体内不能发生。而且没有足够的证据,除了血小板之外血栓素由其它任何细胞合成。血小板有巨大合成血栓素的能力,500×19~9的血小板能合成1~2μg血栓素。为了说明特殊细胞或组织标本能将花生四烯酸转变为血栓素。如一种标本已说明不含有血小板或血小板碎片及其产物,血体素A_2或B_2。必须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28.
张维斌  王佳福 《人民军医》1998,41(9):509-509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中药薰蒸加按摩治疗腰背肌筋膜综合征358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15例,女143例;年龄17~76岁,平均42岁。1.2 诊断标准〔1〕 (1)多数病人有诱发因素,如寒冷、潮湿、慢性损伤;(2)弥漫性腰背痛:晨起时疼痛剧烈,活动后减轻;(3)点状压痛(激痛点);(4)皮下结节:大小多在5mm×5mm以下,少数直径1cm左右;(5)腰部僵硬、腰肌紧张、活动受限。1.3 治疗方法1.3.1 中药薰蒸治疗床型号:CVT-I型,温度10~100°C。1.3.2 方药组成 川乌20g,白芍15g,附子15g,苍术15g,草乌15g,葛根15g,羌活15g,桂枝15g,…  相似文献   
29.
张维斌 《河北医学》2000,6(11):1027-1028
1 临床资料我院内科 1986年至 1993年共收治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 37例 ,其中误诊 17例 ,误诊率达 4 5.9%。年龄6 0~ 78岁 ,男 9例 ,女 8例。其中误诊冠心病 9例 ,风心病 6例 ,高心病 1例 ,肺心病 1例。误诊时间 10~ 2 0年时间不等。1.1 诊断依据1体检、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 (心胸比例 >0 .50 ) ,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普遍增大或一侧增大为主。 2有左心或右心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体征 :栓塞并发症 ,晕厥发作史或心律失常之一种以上。 3临床排除了其它心脏病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心脏病。 4年龄在6 0岁以上。1.2 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心悸、…  相似文献   
30.
手法整复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手法整复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986年1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1128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5760例,男2882例,女2878例;年龄13~86岁。对照组5368例,男2688例,女2680例;年龄20~85岁。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和各种理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法整复治疗。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平均为(2.13±1.46)分,对照组平均为(4.65±2.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愈率为47.28%,治疗组治愈率为73.44%,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整复为主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腰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