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8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病(FCM)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对11 360胎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中诊断为胎儿心肌病或可疑心肌原发病变者进行分析,并与大体病理结果及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 360胎中检出FCM 19胎,检出率为0.167%(19/11 360).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0胎(累及双心室4胎、右心室4胎、左心室1胎、右心房1胎)、肥厚型心肌病2胎(累及双心室1胎,室间隔1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胎(原发型1胎、继发型3胎)、心肌致密化不全3胎(累及双心室2胎、右心室1胎),FCM累及心室中以双心室为著.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对FCM做出诊断及分型,且可评估胎儿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判断FCM的预后.  相似文献   
32.
33.
庄光艳  张烨  王颖  刘亚庆  苗天红 《北京医学》2016,(10):1070-1072
目的 鉴定Rh系统ce复合抗原抗体抗-ce(抗-RH6或抗-f),制订患者交叉配血的策略.方法 对6例抗体筛选阳性且Rh表型分别为DCcEe(4例)、DccEE(1例)、DCCee(1例)的患者血浆采用LISS/Coombs卡做抗体鉴定,根据阴性排除法的原则确定抗体的特异性;同时采用吸收和放散试验区分和鉴定同时存在的同种抗体.结果 6例患者血浆中均存在Rh血型系统ce复合抗原抗体抗-ce,其中2例分别同时存在抗-e或抗-c.结论 红细胞上缺乏Rh复合抗原ce的患者经过输血或妊娠免疫,可能产生针对该复合抗原的抗体抗-ce,而抗-ce与单纯的c和e抗原均无反应性;抗-ce可能和Rh系统的抗-c或抗-e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4.
齐晏  李月  李宗平  杨旭  张烨 《西部医学》2022,34(10):1547-1551
目的 探讨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2018年2月~2021年4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基线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显微术后发生癫痫者纳入发生组(55例),未发生癫痫者纳入未发生组(50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纳入可能影响囊性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发生癫痫的多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囊性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 结果 纳入的患者以头痛为主要表现占46.67%,其次四肢无力、头痛伴四肢无力、癫痫症状表现突出,分别占17.14%、12.38%、12.38%。患者显微术后发生癫痫者占比52.38%,未发生癫痫占比47.62%;两组患者年龄、病灶位置、肿瘤直径、肿瘤切除情况、瘤腔出血、术中皮层或血管损伤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位置、肿瘤直径、围术期预防用药、肿瘤切除情况、瘤腔出血、术中皮层或血管损伤情况均是导致囊性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发生癫痫的影响因素(OR>1,P<0.05)。 结论 年龄、病灶位置、肿瘤直径、肿瘤切除情况、瘤腔出血、术中皮层或血管损伤情况均与囊性脑膜瘤患者显微术后发生癫痫情况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囊性脑膜瘤患者时,针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囊性脑膜瘤患者,进行提前干预,旨在降低囊性脑膜瘤患者术后癫痫发生风险,促进良性预后。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分析黄连花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10%~22%B;15~20 min,22%B;20~25 min,22%~44%B;25~35 min,44%~50%B;35~40 min,50%~60%B;40~55 min,60%~85%B),流速0.15 mL·min-1,进样量3 μL,柱温30 ℃。高分辨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切换模式扫描,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Full MS/dd-MS2)。经高分辨质谱采集的数据运用Compound Discoverer 3.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色谱保留时间、特征离子碎片信息,并结合数据库(mzCloud,mzVault,ChemSpider,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OTCML),相关文献和对照品信息比对后鉴定黄连花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51个成分,包括生物碱类16个、黄酮类14个、苯丙素类7个、有机酸类7个和其他类7个,其中10个成分[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绿原酸、隐绿原酸,D-(-)奎尼酸和D-脯氨酸]经与对照品比对后准确鉴定。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分析黄连花薹中的化学成分,41个成分首次在黄连花薹中报道,6个生物碱类成分首次在黄连植物中发现。该研究可为黄连花薹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实验依据,并为其后续的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成人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河北省邯郸永年县进行眼科屈光检查710例(1410只眼)的资料。其中,男性364例(721只眼),女性346例(689只眼);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50.9±10.3)岁。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屈光度。采用眼科A型超声检查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眼部生物学参数。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等效球镜(SE)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者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年龄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后SE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 plots进行评估。不同性别间睫状肌麻痹后SE与睫状肌麻痹前角膜曲率K值(K)、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睫状肌麻痹后中央角膜厚度(LT)、晶状体混浊程度(NO)、晶状体核的颜色(NC)、晶状体皮质(C)及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程度(PSC)的比较,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各屈光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710例(1410只眼)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平均SE为(-0.37±1.22)D,睫状肌麻痹后的平均SE为(0.13±1.11)D。经t检验,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5,P<0.05)。Bland-Altman plots分析显示睫状肌麻痹后的SE发生远视漂移,且随年龄的增加该漂移逐渐减小。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K值、CCT、ACD及AL,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LT、NO、NC、C及PSC分别为(44.02±1.51)D、(2.88±0.36)mm、(23.07±0.95)mm、(4.52±0.41)mm、(2.72±0.43)、(2.72±0.43)、(0.26±0.63)及(0.13±0.26)。睫状肌麻痹后的LT、NO、NC、C与SE呈正相关。经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13,0.11,0.11,0.07;P<0.05)。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K值、ACD、AL及睫状肌麻痹后的PSC与SE呈负相关(r=-0.12,-0.17,-0.20,-0.13;P<0.05)。近视眼与睫状肌麻痹前的AL、睫状肌麻痹后的NO、NC、C及PSC呈负相关。经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22,-0.15,-0.15,-0.14,-0.42;P<0.05)。 结论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后SE发生明显的远视漂移,且随年龄增加此现象逐渐减小。睫状肌麻痹前的K、ACD、AL,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LT、NO、NC、C和PSC均与SE相关,其中影响近视眼的因素有AL、NO、NC、C及PSC。  相似文献   
37.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以睡眠中反复出现上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频繁低通气和/或呼吸暂停及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睡眠紊乱,常伴明显鼾声。国外资料显示,OSAS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3%~7%[1],国内调查显示,OSAS的患病率为3.5%~9.6%,男性患OSAS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2]。由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术中x-线定位在经神经内镜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结合术中X-线定位方法。结果术中X-线定位准确4例;2例发生纵向偏差,均纠正。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激素水平正常,视力视野改善。出现暂时性尿崩1例,治疗后痊愈。无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蝶窦炎发生,无死亡病例。6例病人随访3年,均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结合术中X-线定位是一种治疗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儿静脉导管A波倒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静脉导管A波倒置胎儿27胎,分析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特点,并与尸体检查及新生儿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 27胎静脉导管A波倒置胎儿中,右心系统发育异常20胎(20/27,74.07%),其中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3胎,肺动脉瓣狭窄并三尖瓣重度反流3胎,Ebstein畸形并三尖瓣重度反流2胎,三尖瓣黏液样变性并重度反流1胎,单纯肺动脉瓣轻度狭窄1胎;锥干畸形5胎(5/27,18.52%),其中右心室双出口2胎,永存动脉干1胎,法洛四联症1胎,功能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胎;扩张型心肌病1例;卵圆孔血流受限1例。结论静脉导管A波倒置高度提示胎儿右心系统发育不良或胎儿锥干畸形。  相似文献   
40.
<正>近视眼因为在中小学生中的高患病率,成为损害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眼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视觉2020"行动中要求改善、消除的5类眼病之一[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展,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逐年增高,加强对学生近视的干预,降低学生近视患病率已成为我国学校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本研究以"医教结合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学生近视综合干预措施,旨在缓解低度近视向中、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