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4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31.
目的以肠溶性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HPMCP)为囊材将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制备成肠溶微囊,对该微囊进行体外释药评价。方法采用HPMCP为囊材,硫酸钠溶液为凝聚剂,布洛芬粉末为囊心物,以单凝聚法制成微囊。布洛芬微囊含量测定以无水乙醇为溶媒,超声破碎微囊并提取,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在274.2nm处测定。结果布洛芬微囊无布洛芬刺激性气味,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晶体状粒子,粒径3~25μm。微囊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方便,灵敏度可靠。微囊的载药量为38.50%。微囊在人工胃液中2h内几乎不溶解,而在人工肠液中2h释药量达96.5%。结论将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制备成肠溶微囊,掩盖了药物的刺激性,可达到胃中不溶而肠中溶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病原菌情况。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监护病房住院的13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采用气管内吸痰或撤管时气管导管末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关系。结果行机械通气的患儿有43.8%诊断为VAP,细菌培养以G-杆菌为主(68.4%),其中大肠埃希菌(21.1%)、肺炎克雷伯(13.2%)、鲍曼不动杆菌(10.5%)分别占前3位,VAP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对头胞类抗生素广泛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头胞哌酮+舒巴坦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VAP与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等有关;G-杆菌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优势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33.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9%,相当于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慢性肾脏疾病。对此,专家提醒,肾脏不"给力"时,更要警惕其与心脏的联合"偷袭"。  相似文献   
434.
仙灵骨葆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老人和多种慢性疾病患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OP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其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435.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多因素的[1,2]。自Warren和Marshal[3]成功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scter pylor, Hp)后,众多研究揭示Hp感染作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4]。1 Hp感染与胃癌的流行病学1.1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感染率明显高于胃癌低发区。我国[5]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有着明显的地域相关性。Forman[6]对我国进行的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两者有明显相关性(r=0.34,P=0.02),而与其他…  相似文献   
436.
目的: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和生物网络分析整合策略研究益肾固络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关键代谢途径和潜在靶点。方法: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CGN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筛选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尿液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途径。整合生物网络分析工具对益肾固络合剂调节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网络分析,挖掘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生物功能和潜在靶点。结果: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花生四烯酸等20个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内源性代谢标志物。对益肾固络合剂调控的关键内源性代谢物生物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是益肾固络合剂发挥治疗CGN作用的潜在关键通路,其代谢途径上的细胞色素P450 4A11(CYP4A11)等10个靶点为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潜在靶点。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肾固络合剂治疗CGN的作用机制,为益肾固络合剂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7.
目的 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 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 SL)、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面积均获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进一步改善(P<0.05),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也有所丢失(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 采用CLIF手术治疗腰椎ASD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获...  相似文献   
438.
439.
目的:优选连豆清脉合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连豆清脉合剂中连翘苷、小檗碱含量,并以连翘苷、小檗碱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采用常压浓缩、减压浓缩方法,考察对连翘苷、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连翘苷、小檗碱分别在5.516~110.316μg/mL、4.292~85.833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31%、101.97%,RSD分别为1.58%、1.76%(n=6);连豆清脉合剂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提取2次,每次1.5 h为最佳提取工艺,且不同浓缩方式对连翘苷、小檗碱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连豆清脉合剂的大规模生产及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0.
目的调查全国范围2015至2017年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因假体周围感染(PJI)接受翻修的比例及其病例资料。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41家医院;根据骨骼肌肉感染协会的标准诊断PJI。通过检索各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获得PJI患者的资料。从临床记录中提取问卷条目。收集后计算PJI翻修手术的比例, 比较髋/膝PJI翻修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全国36家医院(87.8%)报告了数据, 2015至2017年共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99 791例次, 因PJI翻修946例次(0.96%)。髋PJI总翻修率为0.99%(481/48 574), 2015至2017年分别为0.97%(135/13 963)、0.97%(153/15 730)和1.07%(193/17 881);膝PJI总翻修率为0.91%(465/51 271), 2015至2017年分别为0.90%(131/14 650)、0.88%(155/17 693)和0.94%(179/18 982);黑龙江(2.2%, 40/1 805)、福建(2.2%, 45/2 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