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采用肾上腺素联用山莨菪碱抢救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关于医用一次性卫生材料的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方法上做系统论述,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理论基础扎实.  相似文献   
53.
耳穴变阻点电冲击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通过对306例胆石症患者的治疗观察,有效率达99.35%,排石率为78.76%。其中胆囊结石240例,排石率为79.58%,胆管结石15例,排石率为80.00%,胆囊胆管结石6例,排石率为50.00%,胆囊炎胆囊结石45例,排石率为77.78%。经治疗1~10次排石者168例(69.71%),11~20次排石者57例(23.65%),21次以上排石者9例(3.85%)。排石最大的为1.3×0.9×0.3cm~3(肝外胆管结石),最长的结石为1.5cm(胆囊结石),排石量最重者为7.2克(胆囊泥沙样结石),最多者为150块绿豆大小的结石(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补体受体2型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及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后6,24,48,72h,7d及假手术6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中等量(50μL)自体动脉血脑出血模型,分别对脑出血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进行动态行为学评分,观察脑损伤程度;用干-湿重法行脑含水量测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用单克隆补体受体2型抗体检测病灶周围脑组织补体-受体2型表达。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均于48h达到高峰,补体受体2型的表达高峰为24~48h,即补体受体2型表达与脑水肿及脑损伤存在时间上相关,且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体受体2型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脑细胞功能保护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了实验学数据。  相似文献   
55.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采用肾上腺素联用山莨菪碱抢救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补体受体2型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及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后6,24,48,72h,7d及假手术6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中等量(50μL)自体动脉血脑出血模型,分别对脑出血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进行动态行为学评分,观察脑损伤程度;用干-湿重法行脑含水量测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用单克隆补体受体2型抗体检测病灶周围脑组织补体受体2型表达。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均于48h达到高峰,补体受体2型的表达高峰为24~48h,即补体受体2型表达与脑水肿及脑损伤存在时间上相关,且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体受体2型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脑细胞功能保护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了实验学数据。  相似文献   
57.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常见临床症状为眩晕,发作急骤,临床表现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急切要求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因此,探讨快速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的药物非常必要。现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8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张丽英  沈彩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30-3631
为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方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防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院内感染,本研究通过对NICU病房设施进行改造,对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NICU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仙居县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患儿594例,其中男316例,女278例,胎龄28~41周,体质量980~5300 9,住院天数2~56 d.将2009年1~12月的患儿309例/医务人员作为干预前组,2010年1~12月患儿285例/医务人员作为干预后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医务人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并依据这种方法分析甘草酸铵类制剂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2种差向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至7.0)-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结果: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2.500 mg·mL-1(r=0.9990)和0.025~2.000 mg·mL-1(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0%和102.5%。同一色谱图中,2个色谱峰间的分离度大于1.5。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分析甘草酸铵类制剂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甘草酸铵类制剂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比例不一,应完善标准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