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医药卫生   29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112.
文题释义: 头面部:头面部形态学特征的形成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水平影响着人的头面部发育,饮食成分、营养状况、环境因素会对头面部皮肤、皮下脂肪、弹力纤维的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头面部细胞生理功能。 容貌:头面部各个部位的形态特征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人的容貌,容貌是进行个人识别的主要依据,而不同民族或种族之间常具有一定的差异。 背景: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中约80%的哈萨克族分布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吉尔格郎乡对20-86岁之间的哈萨克族进行了活体观察和头面部的测量。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 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吉尔格郎乡测量了422例(男219例,女203例)哈萨克族成年人31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 结果与结论:①哈萨克族人群上眼睑皱褶出现率为92.7%;蒙古褶(内眦褶)现率为9.9%;铲型和平型门齿出现率分别为6.6%和93.4%;凸型、凹型和直型鼻梁出现率分别为7.8%、36.5%和55.7%;斜型、纵型和横型鼻孔出现率分别为69.5%、20.8%和9.7%;凸型和非凸型下颏类型出现率分别为68.2%和31.8%;有耳垂型和无耳垂型出现率分别为96.7%和3.3%;有额头发际和无额头发际的出现率为72%和28%;直发和卷发的出现率分别为99.1%和0.9%。②哈萨克族男性多属于圆头型、特圆头型(81.7%;52.5%)、高头型(93.6%)、狭头型(84%)、特狭鼻型(98.2%)、超阔面型(74%);哈萨克族女性多属于圆头型、特圆头型(76.4%;55.7%)、高头型(97%)、狭头型(84%)、特狭鼻型(98.2%)、超阔面型(74%)。③哈萨克族成人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头面部特征。ORCID: 0000-0002-9692-7585(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3.
文题释义:萎缩性骨不连:骨折修复过程完全停止,骨端萎缩吸收,骨痂无明显生长,髓腔封闭不通,断端之间无骨性连接,是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骨折端周围血供破坏明显、固定不稳、感染、口服药物及全身因素相关。 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在动物身上建立或形成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通过动物模型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过程,在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开创或改进疾病的治疗。 背景:建立标准萎缩性骨不连动物模型是研究萎缩性骨不连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常见的造模方法不能准确模拟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实际。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萎缩性骨不连动物模型。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右侧胫骨中下段截骨,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固定,维持4 mm 缺损间距;其中实验组烧灼截骨端周围1 mm骨膜,对照组不处理骨膜。实验于2018-01-02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TCMF1-2018002。结果与结论:造模后每组分别出现1例外固定架松动,2组均未发生感染;影像学检查显示造模后6周,2组胫骨骨折断端间均无骨性连接,且无进一步愈合迹象;实验组第12周时影像学与组织学显示呈典型萎缩性骨不连表现;对照组第12周影像学显示8只模型呈现肥大性骨不连特征,6只模型影像学具有萎缩性骨不连特征。提示采用环形外固定支架配合烧灼断端骨膜可成功构建萎缩性胫骨骨不连模型。ORCID: 0000-0002-9406-3242(张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4.
报告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小腿皮肤结节性损害.患者女,57岁.双小腿出现结节约1年余,无痛、有轻度瘙痒,曾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因服抗甲状腺药物过敏,采用同位素碘(131I)口服治疗,但在小腿部、双眼上睑等逐步发生多发性皮肤结节,通过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甲状腺扫描、甲状腺吸碘率、血清甲状腺系列检测后诊断为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经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后患者的双下肢皮肤结节、斑块逐渐缩小直至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15.
医院文化是医院整体形象以及素质的体现,是医院的底蕴与灵魂,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不仅反映了医院的人文理念与服务内涵,而且折射出医院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和凝聚力.医院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医院未来的发展潜力,也直接影响到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和总结损害控制性(DC)策略救治高海拔地区严重肝损伤的治疗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来救治的来自海拔2 260m~4 000m的青海省内严重肝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47例在入院时即给予行损害控制性复苏(DCR),在液体复苏急救处理的同时,均行损害控制性外科(DCS)手术,即初期采用大纱垫填塞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继续复苏后,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形式的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痊愈34例,死亡13例。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肝脓肿、胆瘘各2例(各为4.3%),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DC策略更加适用于高海拔地区严重肝脏损伤病人的救治,对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损伤要尽快、尽早实施DCS,在围手术期及手术过程中的抢救复苏,要积极采用DCR策略。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制定直侯病藏医临床诊疗标准。方法:直侯病诊疗标准是以藏医《四部医典》秘诀部直侯病章节为基础,参照中西医诊疗标准,对直侯病的病因病机、分型、病症、鉴别诊断做了规范,尤其重点突出藏医治疗特色和优势,在治疗方案中加入了多项治疗措施和方法。结果:经过多次征询及修改,直侯病藏医诊疗标准已初具雏形。结论:本研究结果希望供大家参考,提出更好的意见和临床验证,旨在进一步完善诊疗标准。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发病初期的心肌细胞损害、细胞舒缩功能损害以及心电损害,同时测定急性缺氧期患者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血管舒缩因子失衡角度探讨HAPE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高原健康、平原健康人3组人群样本血浆,分为HAPE组(n=21)、高原健康对照组(n=15),平原健康对照组(n=13),分别测定3组样本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浆肌钙蛋白(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将3组进行比较。结果HAPE组的EPO、VEGF为皮素ET-1高于平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PE组与高原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APE组和平原、高原对照组血浆NO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收缩物质增加,舒张物质减少以及由此导致的两种物质比例失衡,可能是HAPE发病的主要原因,不是某种收缩物质的增加或者舒张物质的减少作用的结果,HAPE存在心肌细胞损害和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在农牧区开展健康教育推动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方法开发宣传品、培训专业人员、动员当地知名人士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结果居民知晓率、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分别由项目前的48.84%、42.61%上升到项目后的91.27%、75.02%,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7.13,χ2=838.16;P均<0.001)。结论在农牧区开展乙肝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可促进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