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于金龙  孙淑娟 《齐鲁药事》2007,26(4):234-236
近年来真菌感染尤其是酵母样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逐年上升,且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受到限制。因此,常规进行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酵母样真菌常用的几种体外药敏试验方法进展。  相似文献   
52.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的疾病。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是一侧或双侧心脏扩大,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围生期、酒精中毒、抗肿瘤药、代谢异常等亦可引起本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表现在多个系统和多脏器受损。因此做好这类病人的临床护理和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全球已成为常见的中老年人疾病,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世界的平均水平为高,且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的可能致病菌,并根据经验性抗感染的疗效与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协助优化联合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并出院。临床药师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依据指南协助医师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并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加强患者用药教育,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100mg/次,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tid,两组均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心绞痛频率及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后硝酸甘油每日使用量变化,进行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24h内的缺血次数、总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评价心绞痛疗效与心电图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心绞痛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日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日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24h内的缺血次数、总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553、3.807、3.580,均P0.05)。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绞痛疗效分别为97.5%、67.5%,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2.5%、47.5%,观察组的心绞痛疗效与心电图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621、7.654,均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良好方法,能够快速改善心绞痛,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有助于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质量控制方法,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丙胺卡因在133~240 mg·L-1、利多卡因在140~250 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6。样品回收率高,丙胺卡因和利多卡因回收率分别为99.27%和99.05%, RSD分别为1.14%和0.67%。样品溶液稳定,3 d内日间差异性试验结果:丙胺卡因RSD=0.73%;利多卡因RSD=0.65%。本实验方法重复性好,RSD分别为丙胺卡因1.30%,利多卡因0.91%。对3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丙胺卡因99.69%,100.53%,101.86%。;利多卡因99.67%,98.30%,99.97%。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能同时测定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中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的含量,在本研究基础上制定的质量标准可以控制本品的质量,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正>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但其计量与其它药物不同。在此对抗生素药物的计量单位及实际应用做一介绍,以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1.抗生素类药物的计量单位 根据性质和习惯,抗生素及其制剂的计量分别采用效价单位和重量单位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1.1 重量单位 通常指抗生素的生物活性部分(如纯游离碱、纯游离酸或纯中性物质)的重量。 1.2 效价单位 即抗生素类药物的效价以单位  相似文献   
59.
复方甲硝唑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淑娟  李宏建 《中国药房》1999,10(3):119-119
老年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我们研制了复方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经临床应用,并与甲硝唑泡腾片对比,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制备1.1处方:甲硝唑200g,己烯雌酚0.2g,硼酸60g,淀粉80g,碳酸氢钠50g,微...  相似文献   
60.
环孢素A肝毒性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为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它能可逆地特异性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长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存活时间.自从CsA于20世纪70年代末广泛应用于器官和组织移植后的抗排斥反应治疗以来,极大地提高了移植的存活率.但CsA存在着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