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比观察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上海市浦南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胸乳入路组(n=50)和经颈部入路组(n=50)两组,分别经不同入路行微创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胸乳入路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2.0%(46/50)]显著高于经颈部入路组[70.0%(35/50)](P0.05),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经颈部入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经颈部入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1/50)]显著低于经颈部入路组[18.0%(9/50)](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较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分析手术疗效,观察术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内2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显著下降,且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术后6个月,2组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TgAb与Tg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 drainage, PTCD)在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高龄ACST患者行PTC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获得有效胆管引流,引流24~48 h后腹痛减轻,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术后胆道出血2例,胆漏1例,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2例,无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难以耐受手术的高龄ACST患者, PTCD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表皮样囊肿少发于颏下、下颌下区,病灶大小不一,巨大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颏下、下颌下巨大表皮样囊肿,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及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背景: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能够促进啮齿类动物涎腺腺泡细胞增殖、肥大。然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后涎腺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对SD大鼠下颌下腺干/祖细胞激活、增殖能力。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 d后取下颌下腺,酶消化法制取下颌下腺细胞悬液,体外培养,获得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并计数。挑取增殖较快的集落,进行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注射组中、低增殖集落数量较少,高增殖集落数量较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集落总数无明显区别(P>0.05)。高增殖下颌下腺类上皮细胞集落CD90.1、层粘连蛋白、α6β1抗体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结果显示,异丙肾上腺素注射不能明显增加下颌下腺中的干/祖细胞数量,但是能提高腺体中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索阿司匹林及炎症对兔颊VX-2鳞状细胞癌上清液中树突细胞(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瘤粒植入术及机械创伤+高糖饮食的方法,建立兔颊VX-2鳞状细胞癌及其炎症模型,将模型兔分为3组。实验组:制造颊癌及炎症后使用阿司匹林灌胃治疗3 d;对照组:制造颊癌及炎症后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空白组:不制造炎症的单纯肿瘤兔组。3 d后收集各组肿瘤标本,制成匀浆,取上清液与正常兔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以使其向DC分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83、CD86、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CD83、CD86、HLA-DR阳性率均低于空白组(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实验组和对照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弱于空白组(P<0.05),而两组间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症可抑制DC表面分子CD83、CD86、HLA-DR的表达和功能发挥,短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对兔颊VX-2鳞状细胞癌炎症微环境中DC的表型改善和功能发挥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和亚核团定位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意义,综合评估临床疗效。方法:在立体定向基础上,应用CT、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进行核团定位,对384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核团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robal impressions scale,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阴性和阳性综合量表(the postit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在术后6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384例患者中,显著进步210饲,进步162,无变化12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亚核团定位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核团组合设计和亚核团的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9.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部位、血肿量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其中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术68例,微创小骨窗术15例,开颅血肿清除术29例。结果存活93例(83.0%),死亡19例(17.0%)。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级,Ⅰ级31例,Ⅱ级29例,Ⅲ级32例,Ⅳ级12例,V级8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规范化、个性化手术治疗能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 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 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 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  前3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9%、76.60%和84.62%;化疗后分级中, Ⅲ+Ⅳ级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61.90%和80.77%;部分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经颞浅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的完全缓解率高, 且多次化疗的疗效优于单次化疗; 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