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利用多层面CT的快速螺旋数据采集,体部扫描范围增加,运动伪影减少,更好地利用对比剂及脏器多期扫描等优点,可在肝移植前后更准确地评价肝实质及其血管路径.  相似文献   
42.
读片窗     
患者女性,66岁。发热、咳嗽、略带血粘痰及胸痛、气急5天。原有“慢支史”。查体:体温38℃,两肺干啰音。白细胞  相似文献   
43.
小肝细胞癌的影象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SHCC)作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分析。增强前(NC)的敏感性(62.2%)低于增强后(+C)(78.1%),低于进床式动态团注增强CT(DIB-CT)(84.6%),P〈0.01、P〈0.05,但与4h延迟CT(D-CT)(78.5%)相比P〉0.05。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的敏感性显著高于NC(P〈0.05)。B超(U  相似文献   
44.
动态增强MR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与常规MRA比较,并以手术或DSA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的图像质量和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共132条体部血管同时作了常规MRA和DCEMRA检查,前者以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MRA为主,后者以三维(3D)DCEMRA为主,部分病例屏气扫描(20~30秒),快速注射GdDTPA20ml(0.15~0.2mmol/kg),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扫描时间依据靶血管的性质、部位、范围而定。结果40例中35例发现有血管病变,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检查结果一致。30例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腹主动脉、腔静脉及门静脉的显示满意率,2DTOFMRA为40%,DCEMRA为96%,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则分别为90%、70%。利用配对计数资料χ2检验,前者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χ2=16.65,P<0.001),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精确卡方检验:χ2=0.58,P>0.05)。结论DCEMRA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常规MRA的许多缺点,尤其对胸腹部血管,两种方法血管显示满意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屏气薄层3DDCEMRA技术,几乎达到与DSA相仿的结果,其临床应用潜能极大。  相似文献   
45.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影像诊断(附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以肺间质尤淋巴管,支气管的平滑肌良性不规则增生为特点。作者报道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例,影像学检查全面,结合文献对其病理、临床和X线CT表现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本病最理想的显示方法是HRCT。  相似文献   
46.
TIPS术前门静脉MRA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静脉MRA对TIPS病例术前评价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例门脉高压患者在TIPS术前经2D TOF及2D PC评价门脉的开放性、血流方向以及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肝静脉的空间关系,以及静脉曲张情况。结果:本组7例TIPS术前门脉MRA均满意显示门脉、分叉部以及肝静脉各支,所得结果与造影相符。食管静脉、胃冠状静脉、脾门静脉曲张分别为7、4、3例。脐静脉开放2例。结论:门脉MRA是一种有价值的无损伤性检查技术,对TIPS术前门静脉评价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大范围颈动脉MDCTA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通过比较MDCTA与DSA对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差异以期评价MD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搜集经颈动脉DSA和MDCTA检查的临床病例19例。(2)随机选择实验动物猪10头,通过导丝损伤和外科手术建立猪颈动脉血管腔内、腔外狭窄模型,行DSA和MDCTA造影对照。根据国外采用的分类方法并结合血管外科手术与否的判断标准,以50%为界将狭窄程度分成两组,分别评价MDCTA诊断价值。数据分析采用诊断实验评价。结果 DSA检查正常13例中,MDCTA正常12例,1例误诊为轻度狭窄。狭窄血管56处,MDCTA漏诊3处。MD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DSA有很好的相关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2.3%,准确性94.2%,阳性预测值为98.2%,阴性预测值为80.0%。其中,狭窄在50%以下者37处,CTA漏诊3处,敏感性为91.9%;狭窄超过50%者19处,MDCTA无漏诊,敏感性为100%。MDCTA显示病灶不规则内表面4例,斑块溃疡3例,均经病理标本证实,而DSA显示不规则2例,溃疡1例。结论 颈动脉MDCTA可以取代诊断用途的DSA。在显示血管狭窄的形态、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溃疡以及重度狭窄后血管等方面,大范围颈动脉MDCTA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8.
多发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多发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嗜铬细胞瘤9例,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Von Hippel-Lindau病1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30s)和门脉期(70~80s)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注射流率3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共18个病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肾细胞肾癌1例(Von Hippel-Lindau病),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良性病灶13个,恶性病灶5个。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5个,不规则形3个。直径3.2~13.7cm,平均5.6cm。病灶直径<5.0cm3个,5.0~10.0cm13个,>10cm2个。肿瘤实质成分平扫CT值为34.2~53.0HU,平均42.7HU;动脉期CT值63.7~91.5HU,平均80.7HU;门脉期CT值75.1~126.4HU,平均98.1HU。8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个病灶中,6例两侧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2例两侧大小不同,坏死、囊变不同,但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结论:多发嗜铬细胞瘤包括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脏器嗜铬细胞瘤,多位于双侧肾上腺,CT表现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仿,同一病例不同肿瘤的大小、形态、坏死囊变、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相仿,少数肿瘤大小不同,坏死囊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六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B超引导穿刺 ,在肝后段下腔静脉 (RHSIVC)与肝内门静脉之间建立直接性门腔分流 (DIP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B超导引下为 6例门脉高压患者 (3例同时合并有肝癌 )实施DIPS术 ,对 1例合并有肝癌的患者同时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HACE)。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 ,测量RHSIVC的直径、长度及周围肝实质包绕RHSIVC的范围 ,分别对术前、术后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肝功能、血氨水平及门脉主干压力的改变进行比较 ,采用彩色多普勒对分流道的通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6例DIPS术均获成功 ,患者门脉主干压力由术前的 (3 0 83±3 19)mmHg(1mmHg =0 13 3kPa)降至分流后的 (18 50± 6 47)mmHg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t =17 19,P <0 0 5)。术后 3d ,1例肝癌患者 (同时行HACE术 )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 ,其余 5例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分流道保持通畅 3 0~ 150d ,中位通畅时间为 60d。结论 在肝后段下腔静脉及门静脉之间建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通道安全、可行 ,在临床上推广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MRA在腹部静脉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评价常规MRA和动态增强MRA在腹部静脉检查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腹部静脉MRA共57例行59人次检查。包括2D TOF51次,2D PC19次,动态增强MRA30次(其中2D动态增强10次,3D动态增强20次)。57例中门脉高压者18例,布加氏综合征8例,门腔静脉分流术前或术后检查6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9例,其他病变6例,正常组10例。结果:本组MRA表现分别为门脉增粗和静脉曲张;下腔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