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两组中药复方对前列腺癌细胞PC-3 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临床常用的抗癌中药组成两组复方(复方B: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和莪术;复方C: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莪术、三棱和皂角刺),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和两组复方的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 大鼠灌胃后取血制成空白对照(A 组)和含药血清(B、C组);三组血清加入PC-3 的细胞培养液,应用MTT 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 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差异.建立BALB/C 裸鼠荷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两组复方的水煎剂灌胃,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HE 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 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 表达.结果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B 组的细胞存活率最低,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C 组的细胞存活率较B 组高,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个复方组的S 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0/G1 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B 组和C 组的凋亡细胞比例约为30%和10%,均多于对照组.裸鼠体内实验中B 组的抑瘤率大于C 组的抑瘤率(23% vs.18%),B 组的平均瘤重最小,平均肿瘤体积最小;B 组的TUNEL 阳性率最高,Ki-67 阳性率最低.结论 两组中药复方在体外显著抑制PC-3 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其凋亡,在体内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复方B 的抑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2.
移行细胞癌盆腔复发动脉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移行细胞癌盆腔局部复发灶动脉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4年1月应用动脉灌注化疗对7例移行细胞癌(膀胱癌5例,输尿管癌2例)术后盆腔局部复发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3例。年龄54~68岁,平均60岁。临床分期均为T。,病理分级均为Ⅲ级。化疗方案为健择(吉西他滨)加顺铂。结果 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3例。随访3~14个月,4例CR患者中,3例无瘤生存5~11个月,1例于治疗后12个月出现全身转移,尚在全身化疗中;3例PR患者中2例肿瘤无进展生存4~6个月,1例于治疗后13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 健择加顺铂动脉化疗治疗移行细胞癌盆腔局部复发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并检测血清ALP值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基础值相比,治疗组第3、6、9、12个月血清ALP值分别减少79.3%(P=0.017)、84.7%(P=0.015)、82.9%(P=0.017)、82.5%(P=0.020);对照组分别减少45.9%(P=0.13)、35.2%(P=0.21)、30.3%(P=0.26)、20.2%(P=0.45)。治疗组血清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唑来膦酸可降低合并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骨代谢水平,防治肿瘤细胞及内分泌治疗引起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芪黄补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芪黄补肾汤(治疗组)治疗50例CRF患者,同时以氧化包醛淀粉治疗CRF患者3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治疗组TNF-α、IL-6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黄补肾汤汤对CRF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肾良性病变在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的病例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总结和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11月18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癌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186例中131例行肾癌根治术,5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 186例患者中肾良性病变20例(10.8%),包括1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嗜酸细胞瘤,2例后肾腺瘤,1例平滑肌瘤,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86例中肿瘤直径<2cm者5例,其中2例为良性病变(40%),肿瘤直径2~4 cm者93例中14例为良性病变(15.0%),肿瘤直径>4cm的88例中只有4例(4.5%)为良性病变.结论 在影像学诊断的直径小于4cm的肾癌中有相当部分为良性病交,治疗上推荐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Ⅰ期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婴幼儿Ⅰ期睾丸卵黄囊瘤早期诊断困难,且行睾丸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方案不确定.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一步的探讨.方法:同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0例罂幼临床Ⅰ期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11侧睾丸术前行阴囊B超检查提示睾丸实性肿物.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9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升高.10例均行睾丸癌根治术,术前均未行化疗,术后病理检杏确诊卵黄囊瘤.其中1例双侧睾丸卵黄囊瘤和1例病理报告见卵黄囊瘤脉管浸润者予以辅助化疗.本组10例均末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9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多未见复发和进展,1例舣侧睾丸卵黄囊瘤患者辅助化疗结束后随访23个月时发现腹膜后及肺部转移,再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结论:婴幼儿临床Ⅰ期睾丸卵黄囊瘤可根据B超和血清AFP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行单纯睾丸癌根治术即可达到良好效果,不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高危的患儿可予以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是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能刺激幼稚T细胞分化、增殖 ,诱导免疫反应。基于DC的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有不少进展 ,本文就DC在前列腺癌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改良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88例疗效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全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是公认的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多、并发症多,临床上开展困难.我们对全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进行了多处改良,获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总结我们应用改良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进行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治疗的18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8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手术时,中位手术时间为300(120~525)min,全组输血率为39.9%,无手术死亡,发生早期并发症39例(20.7%).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1(2~97)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4.9%和71.5%.肿瘤局限于膀胱者5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2.5%和82.8%,肿瘤浸润膀胱外者分别为19.0%和34.3%,淋巴结阴性者分别为82.2%和79.1%,淋巴结阳性者分别为25.2%和11.4%.结论:改良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但对肿瘤浸润至膀胱外或有淋巴结转移者,单纯全膀胱切除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9年1月间应用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1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27.5min(180~525min),全组输血率为61.8%,无手术死亡,发生早期并发症11例(21.6%)。P1、P2a、P2b、P3a、P3b、P分别占7.8%、15.7%、5.9%、19.6%、19.6%和31.4%。平均随访平均41.5个月,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57.2%。术后复发17例(33-3%),平均复发时间为10.9个月。结论: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利湿通淋法结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西医方法 治疗,并行URL 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依利湿通淋法服用中药辨证论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70例中治愈63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70例中治愈48例,好转14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湿通淋法结合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能加速结石的排出,提高结石的排净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