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肝疾病超声造影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血池示踪剂,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能够显示实质组织的微血管。SonoVue和Optison可用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中,Levovist则用于高机械指数间歇性的超声造影。本文就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肝疾病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2.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的特征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提高该病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1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常规超声表现及肿块造影各时相灌注特点.结果 常规超声示病灶大部分呈低回声,边界不清.CDFI表现少血供型为主.超声造影显示:动脉相表现为病灶呈不均匀增强,呈现周边厚环状、内部稀拉羽毛状高增强为特征.门脉相为造影剂快速退出.延迟相为病灶呈低增强的灌注特点,但强弱分布不均匀.结论 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的灌注模式,正是基于该病的病理基础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1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观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肿瘤与周围血管、脏器的毗邻关系等.结果 21例肾上腺恶性肿瘤中,肿瘤直径最大17.0 cm,最小2.5 cm.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癌10例,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神经母细胞瘤瘤和神经节母细胞瘤4例,肾上腺血管源性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转移性黏液腺癌1例.不同病理性质的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差异:肾上腺皮质癌检出时体积相对较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回声不均匀,瘤内有多发点状强回声且血供丰富.超声共检出肾上腺恶性肿瘤20例,漏诊1例.结论 各类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超声是诊断肾上腺恶性肿瘤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13例患者(17个病灶)。结果 5例患者需行消融前穿刺活检,每次穿刺组织条数2~3条,组织条大小0.4 cm×0.1 cm~2.0 cm×0.1 cm,均取得明确的组织病理诊断。17个病灶中,2个行单纯消融治疗,5个行超声造影引导下消融,10个消融时联合术中测温、无水乙醇注射及造影引导等技术。15个病灶一次消融后完全坏死,2个病灶两次消融后完全坏死,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实时、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纵隔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纵隔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纵隔病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18G切割针)经皮穿刺活检,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43例穿刺标本,38例得到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率为88.4%(38/43),其中35例得到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疾病诊断率为81.4%(35/43).未发生出血、气胸、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病变,具有诊断率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迅速等优点,对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状态.方法 选取于2008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间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年龄≤45岁、46 ~ 64岁、≥65岁将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复发、转移及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总共入组336例,失访31例,随访时间为24 ~ 55个月.3组在性别、病灶数目、病灶大小、最大直径、基础肝病类型、病理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失访率等方面无差异,治疗后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亦无显著差异(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总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7.1% (32/56)、64.5% (118/183)、65.2%(43/66);总的病死率分别为25.0%(14/56)、30.1% (55/183)、28.8% (19/6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3组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适合各年龄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于高龄、一般状况不能耐受手术和肝脏代偿功能不佳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相对安全,但需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寻求可能无创、有效评价肿瘤血管形成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参数。资料与方法对23例具有单发结节(且最大径小于5cm)、无门静脉侵袭及肝外转移的肝细胞癌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取得各增强时间参数。穿刺活检取得23个癌灶组织标本并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对VEGF表达水平进行分级。分析增强时间参数与VEGF表达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肿瘤达峰早于肝实质的时间(p-tTTP)与VEGF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600,P=0.002);肿瘤达峰时间(tTTP)与VEGF表达之间在统计学上无相关性(r=-0.318,P=0.140);pTTP与VEGF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539,P=0.008)。结论p-tTTP对评估肝细胞癌VEGF表达水平有价值,超声造影有助于评价肝细胞癌血管形成,有望成为无创评价肿瘤血管形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超声引导高聚生瘤区注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超抗原类免疫增强剂高聚生,瘤区注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2例肝癌治疗前均获得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于高聚生瘤区注射前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在微波治疗结束后3天、7天、30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共7个时间点于超声引导下行高聚生瘤区注射,用药剂量为2000U/次。结果:瘤区标本免疫组化研究显示高聚生治疗后瘤区观察的各种抗肿瘤免疫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多(P<0.01),局部免疫状态得到改善。按Kaplan-Meier法求得患者1年生存率为93.8%,1年未复发率为81.9%。结论: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高聚生给药途径,安全性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凝固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后血清TGF β1水平 ,以 2 0例健康者为对照。 结果 以正常对照组血清TGF β1 x +2sd(2 7.2 μg/L)为阈值 ,18例肝癌患者中 13例TGF β1为阳性 (72 .2 % ) ,5例为阴性。肝癌微波治疗后 1周血清TGF β1为6 5 .1± 12 .3μg/L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 ,4周时大多数患者 (11/ 13)血清TGF β1降至低于治疗前水平 ,与治疗前差异显著 (P <0 .0 5 ) ,2例患者由于发生腹腔内转移而TGF β1持续升高。结论 肝癌微波凝固治疗前后血清TGF β1的检测对于术前肝癌的诊断及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0.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胸部实性占位病变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应用于临床进行疾病的确诊始于 19世纪 ,由于活检时为盲穿进行 ,加之早期使用的穿刺针多为粗针 (12G~ 18G ,外经 1 2mm~ 2 6mm) ,很多严重的穿刺后并发症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直到 2 0世纪 5 0年代 ,随着穿刺针的改进及多样化 ,各种影像学在临床应用的推广及病理学诊断方法的丰富 ,尤其是 70年代出现的灰阶超声及CT在穿刺引导时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穿刺诊断的确诊率并缩短确诊间期 ,明显降低了穿刺活检的并发症 ,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使得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一、超声引导经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