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3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 要〕 目的:研究西达本胺对耐伊马替尼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 K–562(K–562/Ima)细胞增殖、凋亡 的影响。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定西达本胺(作用时间 48 h)不同浓度(终浓度 0、5、10、20、30 μmol·L-1)对 K–562/Ima 细胞进行干预,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即增殖能力。根据 CCK–8 实验结果,选定西达本胺(终浓度为 0、1、3、 5、7 μmol·L-1),对 K–562/Ima 细胞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西达本胺作用 K–562/Ima 细胞 48 h 后, 不同浓度均可显著抑制 K–562/Ima 细胞的增殖,且诱导 K–562/Ima 细胞凋亡,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明 显升高。结论:西达本胺对 K–562/Ima 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且均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2.
黄灿  王玉明  赵骏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1):2146-2149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进行提取、纯化以及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茯苓多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凝胶色谱柱纯化得到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ATPCP,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样品水解后经过TLC及GC-MS分析确定单糖组成,通过FT-IR、13C-NM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GPC结果显示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 850,多分散性为1.34,TLC及GC-MS结果显示其含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各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1∶2.36∶5.49∶2.34。FT-IR和NMR结果显示ATPCP含有α-型和β-型吡喃糖,其主链为1, 6-糖苷键,并存在1, 4-糖苷键支链。结论 茯苓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是由4种确定的单糖组成并伴有支链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全长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LAP2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特征。针对LAP2的EST序列的编码区设计引物,从华支睾吸虫囊蚴cDNA质粒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经PCR、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的阳性克隆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免疫印迹鉴定及组化定位。结果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全长为1761bp,其编码序列长度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是59696.5Da,与人的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26.7%,一致性仅为15.4%。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被高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能被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血清识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定位于华支睾吸虫成虫的肠支及表膜。结论华支睾吸虫LAP2在大肠杆菌中呈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能为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的组份之一。  相似文献   
24.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发病率上升、患病年龄提前的趋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等.笔者于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选择142例颈型颈椎病用液门透中渚穴的透刺方法,与传统针刺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病人,男,40岁。19d前因工作不慎被一金属异物溅入左大腿下段,当时即感左大腿伤口处疼痛,伴少量渗血,左下肢无麻木、肿胀、活动障碍,无畏寒、发热等,来我院急诊,行X线片示:(1)左股骨下段内后方软组织内金属异物存留;(2)左股骨未见明显骨质异常。给予包扎伤口。1d前感左大腿伤口处隐痛不适,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左大腿X线片示:左股骨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右下肺金属异物存留。收入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下肺金属异物残留(右下肺可见点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0.2cm×0.3cm,CT值约2647HU)。  相似文献   
26.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0.125%冰醋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8~0.56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3995X-10368,r=0.9995;原儿茶醛在0.01~0.07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202X-35323,r=0.9998;酪醇在0.42~2.94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922X-32003,r=0.9996。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10月份最高,原儿茶醛和酪醇的含量4月份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多种成分的同时测定;适用于紫丁香叶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以10月份或4~5月份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27.
我院自 1994~ 2 0 0 0年 ,实施以自我护理为主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麻风畸残 87例 ,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男 70例 ,女 17例 ,年龄14~ 83岁 ,平均 65 .9岁 ,病程 2 0岁以下15人 ,2 0岁及以上 62人 ,I级畸残 3 5人 ,II级畸残 3 2人 ,III级畸残 2 0人 ,其中手畸残 3 2人 ,足畸残 3 5人 ,眼畸残 8人 ,口畸残 7人 ,脱眉 17人 ,足底溃疡 2 0个。诊断依据及畸残分级 参照马海德《麻风防治手册》。治疗、自我护理 浸泡 :每日用温水浸泡手足 2次 ,每次 10~ 2 0分钟 ,浸泡后抹花生油。自我按摩 :从患肢近端向远端对肌肉和关…  相似文献   
28.
自1969年拉里·汉奇发现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 , BG)以来, 人们对主要用于骨再生的不同类型的BG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最近, BG在血管生成、免疫原性和细菌抗感染方面的有益作用得到了验证, BG的适用性已扩展到软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英国邓迪大学理工学院Shahin Homaeigohar和德国厄兰根-纽伦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材料研究所Meng Li和Aldo R. Boccaccini在《Burns & Trauma》发表综述《Bioactive glass-based fibrous wound dressings》, 强调BG纤维材料在创面愈合中的新兴作用和意义, 讨论了相关的促进愈合机制, 并介绍不同类型的BG纤维敷料的组成和形式、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29.
不合理处方会造成用药错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器质性损伤或死亡,用药不合理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1].为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规范处方行为,自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通过干预措施的认真落实,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已明显下降,改善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重症肺炎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沐舒坦佐治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 3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 ,33例治疗组和 30例对照组。结果 :在肺炎的症状改善 ,肺部 口罗音消失 ,血气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治愈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沐舒坦佐治重症肺炎疗效好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