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杭白菊提取液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TRAIL)抑制人大肠癌细胞株DLD-1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杭白菊提取液联合重组腺病毒载体(Ad)介导的TRAIL基因作用于人大肠癌细胞株DLD-1,通过倒置显微镜、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分析其对DLD-1细胞抑制作用的效果。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杭白菊提取液作用前后DLD-1细胞TRAIL、TRAIL受体(TRAIL-Rs)mRNA以及细胞表面TRAIL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Ad/hTERT-gTRAIL对DLD-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为31.4%和13.5%;联合杭白菊提取液后,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提高,达93.1%和45.4%(P<0.05)。杭白菊提取液作用后DLD-1细胞TRAIL mRNA的表达量从作用前的0.46上调至1.01, 细胞表面TRAIL蛋白表达的百分率从作用前的2.2%升高到5.0%(P<0.05)。TRAIL死亡受体(DR4、DR5)mRNA的表达量分别从0.70和0.22上调至1.10和0.83(P<0.05),而TRAIL诱骗受体(DcR1、DcR2)mRNA的表达量从0.60和1.15下调至0.19和0.78(P<0.05)。 结论: 杭白菊提取液联合重组腺病毒载体(Ad)介导的TRAIL基因(Ad/hTERT-gTRAIL)能有效诱导DLD-1细胞的凋亡。杭白菊提取液上调TRAIL死亡受体表达以及下调TRAIL诱骗受体的表达可能在增强TRAIL诱导的凋亡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开放,高龄孕妇增多,刺激卵巢药物及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更广泛,使多胎妊娠发生率和风险显著增加。为进一步降低多胎妊娠的风险,规范我国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操作,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制订了本规范,期望帮助提高医疗机构多胎妊娠减胎术水平,改善多胎妊娠的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3.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越来越多女性采用促排卵技术提高受孕几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促排卵药物及方法的应用,合理、适度使用促排卵药物,有效地控制促排卵并发症,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编撰本规范。  相似文献   
34.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是近年来男性不育症治疗上的重大突破。1999年2月~12月,我们采用外科获取附睾和睾丸精子结合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17例(22个周期),获得了9例临床妊娠,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包括6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和11例炎症性附睾梗阻。男、女方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25岁和286岁,不育年限2~16年。女方行常规超促排卵[1],阴道B超下行卵泡抽吸术获卵。取卵当天,男方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局部麻醉后,将连接注射器的7号输液针头刺入附睾头部,轻轻按摩附睾头部,抽吸获取附睾液…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血清及精浆中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情况与精子参数、形态学及精子DNA完整性等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男性的精液标本,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滴度、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和精浆中HBV-DNA拷贝水平,同时所有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参数、精子形态学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析。根据HBV病毒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A组(HBsAg阴性,n=1 122)、B组(血清HBsAg阳性,而HBeAg、HBV-DNA和精浆HBV-DNA拷贝数均阴性,n=460)、C组(血清HBsAg、HBeAg和HBV-DNA拷贝均阳性,而精浆HBV-DNA拷贝阴性,n=81)和D组(血清HBsAg、HBeAg和HBV-DNA拷贝均阳性,且精浆HBV-DNA拷贝阳性,n=112),比较各组之间的基本资料、肝功能及精子质量的差异。结果 根据纳排标准纳入2 063例患者,HBV感染者(HBsAg阳性检出者)占45.6%(941/2 063),最终纳入分组分析的患者共1 775例。与未感染者(A组)相比,HBV感染者...  相似文献   
3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操作,因此,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复杂,并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知情同意书是患者表示自愿进行医疗治疗的文件证明。规范的知情同意书必须符合“完全告知”的原则,采用患者能够理解的文字和语言,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以配合医生实施适宜的治疗方案。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与不孕不育夫妇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获得不孕不育夫妇的理解和支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还必须遵守保护后代的伦理原则,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等。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充分征求生殖医学、伦理学、管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针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特殊性,逐渐制定一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知情同意书的推荐范本。此期推出《胚胎解冻复苏知情同意书》、《胚胎冷冻保存知情同意书》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知情同意书》。因为,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8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改变,并采用疗效评价标准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E2及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体积均显著缩小(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μ=-2.4319,P=0.015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8289,P=0.3626)。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和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否引起印迹基因甲基化异常。方法:采用单细胞低熔点琼脂糖包埋亚硫酸氢钠处理、半巢式PCR扩增及克隆测序的方法,检测人单个卵子印迹基因H19和PEG1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共检测分析了94个(58个来自COH,36个来自IVM)处于不同成熟阶段的卵子中H19基因和PEG1(MES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别有6个COH卵子和2个IVM卵子出现H19或PEG1的1~2个CpG位点甲基化异常。绝大多数COH卵子的H19(91.4%,53/58)和PEG1(91.7%,33/36)的所有检测CpG位点甲基化正常,H19和PEG1所有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0.8%(8/1044)和99.4%(859/864)。结论:经超促排卵和体外成熟培养卵子的印迹基因H19和PEG1甲基化状态是正常的,1~2个CpG位点甲基化异常的卵子是否导致胚胎的基因印迹异常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ON的变异体RON△170对RON的自身酪氨酸磷酸化变异体RON△160的作用。方法NIH-3T3和3T3-RON△160细胞转染质粒pcDNA3.1-RON△170,建立3T3-RON△170和3T3-RON△160△170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RON△170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RON的酪氨酸磷酸化:软琼脂培养法观察RON△170对3T3和3T3-RON△160细胞生长能力的作用。结果成功建立3T3-RON△170和3T3-RON△160△170细胞株.流式细胞仪胞膜蛋白检测法证明其稳定表达RON△170蛋白:免疫沉淀试验结果显示RON△170能明显抑制RON△160的RON酪氨酸磷酸化:软琼脂生长实验示3T3、3T3-RON△160、3T3-RON△170和3T3-RON△160△170细胞生长克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P〈0.05)。结论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ON的变异体RON△170无酪氨酸磷酸化功能,且具有显性抑制变异体特性.  相似文献   
40.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超  黄学锋 《浙江医学》1998,20(4):203-205
为提高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规律的认识,改善治疗效果,对3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盆腔复发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吻合口复发与根治术式有关。认为在直肠癌术后应对高危人群进行密切随访,重视不同时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发现早期变化,从而对局部复发作出早期诊断;CT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术后半年应作基线CT随访。局部复发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手术方式除了肿块切除外,强调侧方淋巴结的清扫,争取再次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