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31.
热压伤是一种复合因素损伤、病情复杂组织损伤严重、残废率高,特别是指骨损伤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终将截指以致完全丧失功能。但近几年来,我们突破了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保痴、截指、植皮),采用了早期的彻底扩创、尽量保留死骨长度、一期皮瓣修复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功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材本组热挤压伤61例,其中手部热挤压伤38例,40只手,损伤手指98个;男15例,女23例,多数为小型造纸厂工人,年龄16~40岁,平均28岁。热滚筒损伤12例,热烘缸损伤8例,造纸机热滚轴损伤13例,瓦楞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为实施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多指标监测 ,在无创血压 (none invasivebloodpressure ,NIBP)无法监测时 ,创造条件进行有创血压 (invasivebloodpressure ,IBP)监测 ,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特重、4例重度烧伤病人桡动脉 6次、足背动脉 12次、股动脉 2次、肱动脉 1次 ,应用聚四氟乙烯套管针进行动脉穿刺 ,通过充满肝素盐水的专用测压管道与监护仪相连进行测压。通过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 ,对病人血压实行动态监护 ,并与同体无创血压对比。结果 :有创血压的实施克服了无创压监测的不足 ,使对肢体严重烧伤的病人监测成为可能 ,且可连续监测血压数值及变化。一般来说 ,IBP较NIBP高 5~ 2 0mmHg ,但与无创压的变化同步 ,相关性较好。结论 :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可显示动脉波形和数值的动态变化 ,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灵敏度大于无创压监测 ,在严重烧伤病人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3.
本组共 8例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5~ 70岁。均为将蒜泥外敷患处 ,治疗慢性痛征时所致。可见创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 ,去除疱皮后创基苍白或红白相间 ,渗出液较多 ,触痛迟钝或消失。烧伤面积 1%~ 3%TBSA ,均为深Ⅱ度或Ⅲ度创面。引起烧伤的主要原因是大蒜中蒜素的强烈刺激 ,治疗方法同一般烧伤创面处理。例1 女 ,4 4岁。因右腕部常年不适 ,将大蒜捣成泥状直接外敷右腕部 ,包扎数分钟后局部出现疼痛 ,约 3~ 4h后痛觉消失。Ⅲ度烧伤面积 1%TBSA ,伤后第 5天 ,行切痂后自体皮移植术 ,术后 9d创面愈合。例 2 男 ,4 9岁。因坐…  相似文献   
34.
病历摘要女患,30岁。因下腹痛2天,加重2小时,于1990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1990年10月29日。2天前无诱因突感下腹部疼痛、恶心、伴头晕、便意感。查体:血压10.66/6.66kPa,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中度贫血貌,腹平坦,下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子宫及双附件触诊不满意。后穹窿穿剌抽出不凝血4ml,疑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急诊开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出血约300ml,右侧卵巢增大约鸡卵大,表面有一1cm 长破裂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聚已二醇4000散剂治疗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FC的青少年学生患者62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柴胡疏肝散日1剂,水煎服100 m L,3次/d,聚已二醇4000散,10 g/次,2次/d;对照组单用聚已二醇4000散,服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排便次数、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难易程度,及腹胀等伴随症状。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聚已二醇4000散治疗青少年学生FC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聚已二醇4000散的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涂于创面,每日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每1%全身体表面积(TBSA)烧伤创面的住院费用以及渗出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悬浮红细胞用量;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24、72、120h,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组的1%TBSA住院费用、悬浮红细胞用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术后7d内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24h起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RP和PCT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重度烧伤伴SIRS的有效创面处理方法,能降低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建立幼年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探讨其脑组织ghrelin的含量及其与肥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40只3周龄断乳幼鼠(雌、雄各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FC组)、高脂及高盐饮食组(FSC组),分别予普通饮食、高脂饮食、高脂及高盐饮食.4周后,测量血压、体重、腹围、内脏脂肪重量等指标,取血测血脂指标,经胃管注入50%葡萄糖(2 g/kg)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各时间点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处死后取脑组织,ELISA法测定3组幼鼠脑组织内ghrelin的含量.结果 (1) FSC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腹围、内脏脂肪重量均高于NC组(q=12.016,7.183,1.449,1.095,P<0.05),FSC组内脏脂肪重量高于FC组(q=1.657,P <0.05).(2) FSC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NC组(q=6.915,2.231,2.472,-2.456,P<0.05),FSC组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FC组(q=3.055,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FC组(q=-2.302,P <0.05).(3)FSC组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中0,60,120,180 min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NC组(q=2.586,3.786,1.171,4.028,11.136,7.558,13.003,6.189,P<0.05).同时,FSC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亦高于NC组(q=8.352,P<0.05),FSC组0,60,120,180 min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FC组(q=8.956,4.433,11.220,5.641,P<0.05).(4)FSC组脑组织内ghrelin的含量低于NC组(q=-0.506,P<0.05),而FC组脑组织内ghrelin的含量高于NC组(q=1.686,P<0.05).结论 高盐、高脂饮食可建立幼年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其脑组织ghrelin可能通过增强食欲、促进摄食等行为,在中枢水平对代谢综合征及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这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心梗(AMI)合并房颤(AF)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5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对照组:不服药或未能按医嘱服药。结果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及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观察和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和发生率,对我院接诊的200例老年病人做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