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小柴胡汤对外感后慢性肾炎蛋白尿加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骏  高建东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65-666
观察小柴胡汤对慢性肾炎患者因外感后蛋白尿加重的疗效 ,以提出和解少阳治疗蛋白尿的方法。对慢性肾炎患者因外感后蛋白尿加重的治疗 ,采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法 ,与常用的健脾补肾法作对照 ,观察疗程 1个月 ,检测尿常规和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 1个月后 ,小柴胡汤组尿蛋白减少明显 ,疗效优于健脾补肾法。结论 :外感后慢性肾炎蛋白尿加重者 ,应采用和解少阳法 ,扶正祛邪 ,待邪尽之后才可应用健脾补肾补益之法。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建立Ig A肾病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的生化及病理指标特点。方法 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6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0.8 mg/kg,第二周开始,连续注射三周,第四周结束后检测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BUN、Scr、UA;蛋白指标TP、ALB;肝功能ALT、AST、ALP;血脂TC、TG、LDL的情况,肾脏免疫荧光Ig A的沉积,肾脏病理HE、PAS、PASM、Masson染色以及透射电镜的观察肾脏超微结构,以及肝脏与小肠HE染色、免疫荧光Ig A的沉积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P0.01);模型组小鼠肾功能指标CREA,UA均高于正常组(P0.05),BUN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蛋白指标TP、ALB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指标AS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ALT、ALP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血脂TG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TC差异无显著性。肾脏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区呈颗粒状、团块状的Ig A沉积;模型组小鼠肾脏病理轻中度损伤,系膜区免疫复合物增多;模型组小鼠肝脏HE染色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有部分肝细胞坏死,小肠绒毛缺损,肠绒毛变短变细、间距明显增宽,有部分分上皮脱落,中央央乳糜管扩张显著,淋巴细胞增多,明显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使用超抗原SEB尾静脉注射小鼠可以成功复制Ig A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3.
人体胃肠道由1014细菌组成,这些肠道菌群与肠黏膜上皮密切接触,通过影响肠屏障功能和宿主免疫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对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即肠黏膜免疫系统[1]起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2],IgAN人群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IgAN患者粪便菌群多样性、菌群总数和厌氧菌数较正常组明显下降,特别是进展性IgAN患者的梭菌、肠球菌、乳酸菌、白细胞和双歧杆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以往研究证实,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人群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情况[3],有观点提出CKD导致的肾脏损害和全身症状与肠道菌群改变及其代谢产物有关[4],而菌群失调与免疫失调和炎症反应之间密切相关[5]。随着IgAN发病机制及肠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肠道菌群失调致病学说逐渐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IgAN与GALT和肠道菌群失调有着密切联系。进一步发掘总结肠黏膜免疫系统与IgAN发病机制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能够进一步明确IgA肾病发病机制,为将肠道黏膜作为防治和延缓IgAN进展的治疗靶点的假说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观察降尿酸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及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尿酸方组和别嘌醇组,每组10只.采用氧嗪酸钾(1500 mg/kg)灌胃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降尿酸方组和别嘌醇组分别予降尿酸方16 g/kg、别嘌醇25 ...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观察尿感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尿感方治疗组、三金片对照组和维沙欣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尿感方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三金片和维沙欣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 尿感方治疗组在尿频尿急、尿色黄赤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上尿感方治疗组优于三金片对照组,而与维沙欣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感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糖肾复元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脉络瘀阻型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年龄大于60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同时加服糖肾复元汤,对照组加服六味地黄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气短神疲、口干多饮、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尿量多、尿混浊有泡沫等症状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FPG、2hPG、BUN、Scr、mALB、β2-M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FPG、2hPG、BUN、Scr、mAL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BUN、Scr、mALB、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糖肾复元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脉络瘀阻型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胰岛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糖尿病患者因急性并发症而死亡者已显著减少,慢性并发症则成为此类患者的重要致死病因。糖尿病人早期即有肾脏损害,随着年龄增长及病程延长,糖尿病患者形成DN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高,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如何有效防治DN,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程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糖肾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糖肾康颗粒,对照组加服卡托普利片,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3.3%,总有效率90.0%,对照组分别为23.3%和5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颗粒治疗DN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9.
目的:通过探讨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蛋白尿伴血尿的IgAN患者二者间中医证型差异,阐明血尿证候基础,为IgAN临床辨证分型及指导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230例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有无血尿症状分为单纯蛋白尿组(A组107例)和蛋白尿伴血尿组(B组123例)。观察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病理分型、中医证型的差异,再分别与血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B组Scr、24 h UTP高于A组(P<0.05),eGFR低于A组(P<0.05);两组UA、BUN、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资料:B组系膜增殖评分(M)、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E)高于A组(P<0.05);两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或黏连(S)、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型:本虚证A组以脾肾气虚证多见(36.45%),B组以气阴两虚证多见(42.28%);标实证A组以血瘀证多见(50.94%...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矢志方抑制高尿酸血症(HUA)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和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别嘌醇组、矢志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腹腔注射氧嗪酸钾(PO)诱导HUA,分别给予矢志方、别嘌醇治疗,观察血清尿酸(SUA)、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焦亡相关蛋白表达;ELISA检测IL-1β、IL-18。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采用尿酸(UA)干预,分别给予矢志方、炎性小体3(NLRP3)抑制剂(MCC950)处理48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焦亡相关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IL-1β、IL-18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SCr、BUN、SUA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NLRP3、Caspase-1、Cleaved-caspase-1、GSDMD、pro-IL-1β、IL-1β、IL-18表达升高(P<0.01),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矢志方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