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2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麻风主要侵犯周围神经和皮肤,中晚期亦累及骨与关节,特别是手足。1975~1990年作者共收集54例麻风的足踝X线片,并加以分析。所见有特异性改变者14例(25.9%),绝大部分发生于跖趾骨的骨骺端,多呈囊性变化,骨膨胀者少见。属非特异性骨关节改变者48例(88.9%),以跖趾骨多见,也侵及跗骨和踝关节。继发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骨髓炎和骨膜炎,关节破坏主要为完全或不完全脱位、甚者似夏科(Charcot)氏关节,有的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强直或融合。作者建议对麻风病人应进行手足、腕踝骨关节的X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防止畸残。  相似文献   
212.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Ⅲ或Ⅳa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6例中晚期鼻咽癌的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同期放化疗联合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结果:同期放化疗联合组在肿瘤的消失方面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联合组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无Ⅲ度以上的不良反应和化疗相关死亡。放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口腔黏膜及皮肤反应,但无中途停止和放疗相关死亡。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Ⅲ或Ⅳa期)鼻咽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13.
目的研究肺癌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缺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肺癌脑转移瘤的完整的MRI资料。将转移灶按照有无瘤周水肿分为水肿组和水肿缺乏组。从断层像上观察瘤灶在脑内的分布情况,同时记录转移灶的组织学类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瘤灶的大小、瘤灶中心到最近灰质的距离、瘤灶的强化特点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7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中,男15例,女2例,年龄34~75岁,平均55.71岁。肺癌组织学类型为小细胞肺癌8例,非小细胞肺癌9例;共发现79个瘤灶。瘤周水肿组共46个瘤灶,瘤周水肿缺乏组共33个瘤灶。水肿缺乏组瘤径小于水肿组(t=3.740,P<0.01),水肿缺乏组瘤灶中心到最近灰质距离小于水肿组(t=1.9962,P<0.01)。强化特点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3.065,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缺乏与瘤灶大小、瘤灶中心到最近灰质距离有关,与肿瘤强化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6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的甲状腺功能。结果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三碘甲腺原氨酸(T3)降低,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升高。同时,随着NYHA心功能分组的加重,T3逐渐降低,rT3逐渐升高。结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广泛存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并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15.
目的采用大鼠肾上腹主动脉部分结扎的模型,观察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含量和分布的变化以及贝那普利干预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腹主动脉结扎组(AB组)和结扎 贝那普利组(B组)。喂养8周后处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和心肌AngⅡ浓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大鼠心室肌Cx43的分布特征,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AB组大鼠血浆、心肌AngⅡ浓度明显升高(P<0.01),但AB组大鼠心室肌Cx43含量较C组明显减少(P<0.01),且分布紊乱;而B组Cx43含量较AB组则明显增多(P<0.01),且分布不均一程度减轻。结论AngⅡ升高可能导致心肌Cx43重新分布及表达减少;贝那普利能有效减轻Cx43的重构。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探讨炎性反应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喂饲建立高血压模型。用组织学的方法评估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和RT PCR测定大鼠心脏组织内MCP 1与TGF β的mRNA水平。 结果 :①慢性阻断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显著升高大鼠尾动脉血压。②慢性阻断NOS活性可引起心脏间质纤维化和血管周围纤维化。 7d组、14d组和 2 8d组的胶原容积分数 (CVF)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7d组、14d组和 2 8d组的血管周围胶原面积 (PVC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MCP 1mRNA水平在给药后第 3d有明显升高 ,随后逐渐下降。 3d组、7d组 ,14d组和 2 8d组的的MCP 1mRN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TGF βmRNA水平在慢性阻断NOS后 7d显著升高 ,随后维持于较高水平直至第 2 8d。 7d组、14d组和 2 8d组TGF βmRN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d组TGF βmRN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①MCP 1和TGF β均参与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②MCP 1可能是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启动因素 ,TGF β可能对?  相似文献   
217.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5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进入银杏达莫组(53例),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组(52例)。银杏达莫组每天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ml/支)于生理盐水250ml中,共2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组每天肌内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和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共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SS)评分皆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81.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7.7%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控制血脂、血压、神经营养、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4例.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阿替普酶药...  相似文献   
219.
CT评价放射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肝损伤的CT影像学特征及引起不同类型CT密度改变的照射剂量差异及时间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接受了3-DCRT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DT:36~65 Gy/4~28F/8~41 d.患者于放射治疗结束后分别在1~6个月复查平扫CT、动脉期增强CT,对比分析放射性反应区域与周围肝组织的背景密度,确定阈值剂量.结果 CT观察到51.4%的患者出现了肝组织放射性反应.19.23%的动脉期增强CT及43.75%的平扫CT观察到与照射区一致的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42.31%的动脉期增强CT照射区呈现高密度改变.第一次复查出现肝脏放射性反应的阈值剂量平均为30.8 Gy.测量的阈值剂量与复查时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73(P=0.041).动脉期增强扫描出现高密度改变的阈值剂量明显高于出现低密度改变的阈值剂量(P=0.017).进一步随访动脉期增强扫描CT,肝组织放射性反应类型发生了改变,反应区域较前缩小.结论 放射性肝损伤出现不同CT反应类型所需的阈值剂量不同;CT观察肝脏早期放射性反应的阈值剂量与复查时间呈负相关;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放射性肝损伤和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