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痰瘀互结、同治起源较早,《金匮》大黄甘遂汤、当归芍药散,实际上已包含痰瘀同治之意.至元·朱丹溪更加明确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观点.在治疗上,他十分重视气、血、痰三者关系.明清时代痰瘀互结的观点已相当成熟.明·方贤《奇效良方》认为:"气塞不通,血壅不流,凝血蕴里,津液凝涩,渗着不去,而成痰."清·唐容川《血证论》:"内有瘀血,则  相似文献   
92.
93.
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凌云  陈晓平 《华西医学》2005,20(3):604-605
1 阿司匹林抵抗问题的提出 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二级预防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是,仍有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出现心血管事件。于是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这个概念。血小板形成血栓过程包括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主要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完成。血小板聚集主要由血小板聚集仪测定,用聚集度表示。Mehta等人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的血小板聚集度有很大差异,部分患者聚集度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随机将120例1~2个痔核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痔切除创面用4-0肠线完全缝合,术后不换药,第8~10天拆线;对照组内痔创面用4-0肠线缝合,外痔创面开放,术后换药至创面痊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平均(11.2±2.2)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2.3±3.1)d;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为中度或重度疼痛,住院时间平均(15.1±2.3)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7.1±3.3)d,术后外痔创面出血3例。结果表明,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防止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检查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有62例经治疗后未再出血,有1例出血凶猛,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 d后再次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双极电凝止血后未再复发,2例DSA下经血管栓塞治疗后好转。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晰,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损伤小。  相似文献   
96.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增高,是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打鼾是OSAHs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成都地区自然人群打鼾发生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07年在成都市成华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男、女性共711人进行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年龄45~80岁,平均(3.28士6.25)岁,男性患者占所有患者的57.8%1,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学检查等,其中打鼾调查主要包括打鼾时间、次数及憋醒情况。将与打鼾相关的3个指标综合考虑后,计算出打鼾的严重程度,并分析了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男性人群中打鼾率较女性高(62.0%、51.O%,P=0.003),且重度及极重度打鼾率也较女性高。随着打鼾的严重程度增加,体质量指数、血肌酐及尿酸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P=-0.001)。另外,随着打鼾的严重程度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及收缩压也逐渐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趋势P=0.063,0.08)。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城镇人群的打鼾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另外,随着打鼾的严重程度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逐渐升高。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打鼾的患者需要加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筛查及干预,以期减少它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7.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在一般人群及心血管疾病人群中都预示着不良预后,包括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致死性心律失常、糖尿病神经症等,并且低心率变异性已被证实为心律失常事件和心肌梗死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不断改进,并出现一些新的方式,这对于相关疾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而血压变异性作为独立于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被证明与房颤具有相关性,但目前对血压变异性与房颤的发生风险及病理生理机制缺乏系统性认知.现就血压变异性的定义、分类、测量方法、评测指标、生理机制、血压变异性与房颤的相关性及血压变异性引起房颤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一例56岁男性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瘤患者,病史一年,有心悸、怕热、多汗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增加的同时,TSH水平升高;核磁扫描示垂体肿瘤.经长效奥曲肽20mg注射一次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甲状腺功能明显好转,治疗后第28天转为正常.长效奥曲肽可为TSH瘤患者手术前的常规用药,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复脉定胶囊治疗心悸 (心律失常 )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层分段均衡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16 0例心悸患者分为治疗组 10 0例 ,对照组 6 0例。治疗组口服复脉定胶囊 ,对照组口服复脉定冲剂。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 19例 ,显效 39例 ,有效 35例 ,无效 7例 ,总显效率 5 8.0 0 % ,总有效率 93.0 0 % ;对照组临床痊愈 3例 ,显效 19例 ,有效 2 4例 ,无效 14例 ,总显效率 36 .6 7% ,总有效率 76 .6 7%。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复脉定胶囊临床疗效优于复脉定冲剂。治疗组在改善心悸症状及早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试验过程中 ,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