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量化的胆管炎控制指标抉择合并胆管炎的肝胆管结石施行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油市人民医院10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规范治疗达到胆管炎控制的量化指标后,所有合并胆管炎的患者才行肝切除术。依据有无合并急性胆管炎及胆管炎的程度分为无胆管炎组(n=33)、轻度胆管炎组(n=56)、中重度胆管炎组(n=18)。比较三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指标。结果 三组男女比例、年龄、结石分布、手术方式和肝切除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持续时间(F=0.081)、术中出血量(F=0.920)、术后住院时间(F=0.131)、术后结石残留率(χ2 =0.400)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χ2 =1.9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胆管炎组术中肝门阻断比率明显高于轻度胆管炎组和无胆管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1%(11/18)vs 19.64%(11/56)vs 18.19%(6/33);χ2 =13.699,P<0.01];中重度胆管炎组术中肝门阻断时间明显高于轻度胆管炎组和无胆管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0±7.75)min vs(32.09 ±10.59)min vs(46.36±11.20)min,F=7.110,P<0.01)。结论 经规范治疗达到胆管炎控制的量化指标后,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肝胆管结石患者择期行肝切除是安全有效的;但对合并中重度胆管炎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需加强术前出血评估和术中出血控制。  相似文献   
92.
现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跟部疾患常困扰着老年人,影响其日常生活。且老年人常不知如何对自身疾病进行防护,医院烦琐的就诊检查使他们产生顾虑,反复治疗达不到理想效果使他们担忧害怕去医院,结果往往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做好不同时期相应的心理护理,使老年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币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并掌握治疗后疾病的养护知识,达到最佳的远期效果,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3.
陈尧  黄东晖 《生殖与避孕》2013,(12):842-848
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cyclases,Gcs)通过催化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的生成来转导信号;cGMP主要激活其下游效应分子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NG)和磷酸二酯酶(PDE),从而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GC/cGMP信号转导体系与雄性生殖过程密切相关,多种介质通过此信号通路影响精子活力、获能和顶体反应,参与精子发生、运输、成熟及阴茎勃起等过程。  相似文献   
94.
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乌头碱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乌头碱的浓度。方法:以维拉帕米作内标,血浆样品经MTBE液液萃取后,采用HyPURITYCyano(150mm×2.1mm,5μm)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甲酸铵=(70∶30,V/V),流速为0.30mL/min。然后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乌头碱和维拉帕米的离子选择通道分别为:m/z646.4→586.4和455.2→164.9。结果:乌头碱的线性范围为9.3~2390pg/mL,最低检测浓度为9.3pg/mL,日内和日间变异均<1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乌头碱在鼠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利多卡因的浓度,并研究NAL1282利多卡因贴剂(5%)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YMC C18(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1甲酸铵(87:13,v/v);流速:0.25 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40℃,样品室温度为15℃。采用随机、单剂量给药、开放性、两周期交叉设计的单中心试验,分别给予9名健康受试者NAL1282利多卡因贴剂3贴,700 mg·贴-1。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线性范围为0.8~206 ng·mL-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1,方法灵敏、稳定、特异性高。利多卡因贴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24和AUC0→∞分别为(61.6±18.5)ng·mL-1;9 h(6 h,12 h);(848.4±231.7)ng·h·mL-1;(1129.3±324.0)ng·h·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并可应用到人体利多卡因贴剂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酮在体内对不同细胞色素酶P450(CYP3A)基因型健康受试者咪达唑仑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基因分型筛选CY P3A5* 1/CYP3A5*1、CYP3A5* 1/CYP3A5*3及CYP3A5*3/CYP3A5*3基因型健康受试者各6例.临床试验按照两阶段交叉方案进行:第一阶段18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例,受试者给予金雀异黄酮片或安慰剂口服处理14d,第15天所有受试者口服咪达唑仑.经过14d洗脱期后第二阶段交叉重复试验,分别于口服咪达唑仑后0、0.25、0.5、0.75、1、1.5、2、2.5、3、4、6、8、12、24、36 h时间点抽取血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咪达唑仑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经金雀异黄酮处理后,CY P3A5* 1/CYP3A5*1、CYP3A5* 1/CYP3A5*3基因型受试者咪达唑仑0~36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36)明显降低[(120.10±40.28)ng·h·ml-1比( 140.65±55.40)ng·h· ml-1,(110.50±38.14)ng·h·ml-1比( 138.56±30.26)ng·h ·ml-1,均P<0.05 ]; AUCo→∞亦显著降低[(172.49±56.32) ng·h·ml-1比(229.48±82.61)ng·h·ml-1,(185.96±74.21)ng·h·ml- 1比(286.43±35.62)ng·h·ml-1,均P<0.0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显著缩短[(1.54±0.96)h比(4.01±2.68)h,(1.29±0.87)h比(3.59±1.99)h,均P<0.05],但对CYP3A5*3/CYP3A5*3基因型受试者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结论 金雀异黄酮对CYP3A5* 1/C YP3A5*1、CYP3A5* 1/CYP3A5*3基因型健康受试者咪达唑仑的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角蛋白19(Keratin 19)的表达与直肠癌所导致直肠系膜内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 0 0 2年3~8月收治的80例DukesA ,B ,C ,D期直肠癌组织及其系膜内12 0枚和直肠系膜外5 1枚转移淋巴结中Keratin 1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在80例直肠癌病人中,5 7例腺癌上皮Keratin 19表达强于其正常直肠腺上皮Keratin 19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转移淋巴结的表达程度强于其癌组织表达(P <0 .0 1) ;(2 )有2 5例直肠癌病人直肠系膜内淋巴结HE染色阴性,而免疫组化Keratin 19蛋白染色于其中9例病人的系膜内和系膜外淋巴结分别有11枚(9. 17% )和5枚(9 8% )染色阳性;(3) 80例直肠癌病人直肠系膜淋巴结内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平均灰度值与直肠癌原发灶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平均灰度值相关性分析显示有相关性(P <0 . 0 1)。结论 80例直肠癌病人直肠系膜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Keratin 19蛋白表达强于直肠癌原发灶癌细胞的表达,直肠癌细胞Ker atin 19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呈正相关关系。Keratin 19在DukesC/D期直肠癌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DukesA/B期内的表达。Keratin 19在直肠癌细胞内的表达与病人年龄无明显关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舒适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角膜绷带镜,对患者术后眼部不适症状进行问卷量表评分,比较眼部疼痛程度,观察角膜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刺激感、烧灼感、眼部刺痛、流泪、睁眼困难等不舒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32例(64%),3 d内愈合者18例(36%),对照组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16例(32%),3 d内愈合者34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时间较短。结论联合角膜绷带镜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轻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患者眼部诸多不适症状和疼痛,促进角膜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0.
陈尧  高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13-2115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有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检测所需标本量少,耗时短,敏感性高,对于某些不典型的感染性葡萄膜炎,PCR能够在感染早期从极少量眼内液中检测出病原体的复制数量,提高诊断的效率。与传统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微生物培养相比,PCR在辅助诊断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