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多耐药肺结核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发热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时间、全身无力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在治疗后随访的3个月,6个月,9个月和24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而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喉气道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11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96名喉气道疾病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表露、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调查了喉气道疾病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自我表露、反刍性沉思及社会支持得分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得分为(43.09±19.399),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露经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是父母创伤后成长的正向预测因素,可解释其40.1%的总变异(F=32.858,P0.001)。结论本组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较低,父母的表露经历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提示曾经与他人谈论内心感受、且已开始建构创伤事件(孩子患病经历)意义的目的性认知加工的父母,其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医护人员可为父母提供一个较安全放松的环境,鼓励或引导患儿父母总结应对经验,思考对人生的意义等积极认知加工,进而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最终实现良好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胸腺肽β4(Tβ4)在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29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血清Tβ4浓度,分析其化疗前后浓度变化与心脏毒性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其诊断心脏毒性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共18例(13.95%)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心脏毒性组患者血清中Tβ4水平显著高于无毒性组(P〈0.01);根据ROC曲线,Tβ诊断乳腺癌化疗后心脏毒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09-0.937),综合考虑ROC曲线,设血清Tβ4水平6000pg/mL为诊断心脏毒性的临界点,其诊断乳腺癌心脏毒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22%、85.60%。结论本研究证实Tβ4在早期诊断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提示其可能成为较理想的心脏毒性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合并跖骨远端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例合并跖骨远端骨折的Lisfranc损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4~70岁,平均44.3岁。根据Chiodo-Myerson三柱分型理论,双柱损伤9例,三柱损伤6例。跖骨远端受累情况:3例单纯第2跖骨远端骨折,其余均为多发跖骨远端骨折(第2、3跖骨远端骨折8例,第2~4跖骨远端骨折4例)。对于软组织条件不佳者采取分期治疗策略。所有患者均在软组织条件改善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例患者采取分期治疗策略。2例出现早期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5.2个月;术后3个月影像学随访均证实骨性愈合。Maryland足部评分为63~93分,平均76.9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4分,平均1.5分。11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累跖趾关节活动受限,4例表现为跖趾关节僵硬。随访期间未见骨不连、畸形愈合、内固定失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跖骨远端骨折的Lisfranc损伤,术前需仔细评估软组织条件,必要时需分期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此类损伤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于解剖重建中前足力线,获得稳定的固定及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对于心肌梗死后启动早期心脏康复训练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次日晨起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观察及评估患者开始心脏康复训练的时间,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分析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于预测心梗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共入组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组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开始心脏康复训练的时间呈正相关(r=0.699,P<0.001)。根据ROC曲线结果,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心梗后早期康复的启动时间的AUC为0.768(95%CI:0.689~0.847,P<0.001)。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阈值水平为1538pg/mL为临界点,其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周后开始心脏训练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7.3%,84.6%。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其后开始心梗后心脏康复的时间呈正相关,其可用于指导心梗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训练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6.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又称“颈椎综合症”中医称为“颈痹”,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近年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该病是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病、增生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症的总称,病理改变特征是椎体、关节、韧带和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的疾患。程为平教授运用其独创的“程氏项针法”治疗本病多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甲氟喹对感染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皮层的损害。方法12只雌性昆明小鼠每鼠感染60~8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其中10只小鼠于感染后35d用甲氟喹单剂400mg/kg口服治疗,治疗后8h、24h、3d、7d和14d分别剖杀2只,用灌注法收集血吸虫,常规方法固定、逐级乙醇脱水和临界点干燥器干燥,用扫描电镜观察,另2只未治疗的感染小鼠取虫作对照。结果甲氟喹给药后8h,雌、雄虫即示虫体局部肿大,有广泛的皮层褶嵴肿胀、紧密接触和融合,并有少数感觉结构(sensory structure)肿大或部分有破溃。给药后24h,雄虫和雌虫头部高度肿大,并伴有严重的口吸盘损害。给药后3d,虫体普遍出现局部肿大,雌、雄虫的受损皮层融合形成大的块状物,突出于体表,并见局灶性或广泛的皮层剥落,或因肿大的感觉结构破溃形成洞样外观。给药后7d,甲氟喹引起的虫体局部肿大和皮层损害与给药后3d相仿,并见局灶性皮层剥落、肿大,感觉结构的破溃和雌、雄虫口吸盘毁形。给药后14d,个别存活雄虫的虫体仍有轻度局部肿大,但其头部皮层褶嵴正常。结论甲氟喹可引起血吸虫成虫虫体局部肿大和广泛严重的皮层损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自行研制腰椎"U"形弹性内固定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腰椎弹性内固定及刚性内固定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各种生理载荷, 观察两种模型不同载荷时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在各种载荷下弹性内固定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平均有效应力均小于刚性内固定,椎间盘后外侧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U"形弹性内固定与刚性内固定相比,术后能明显降低邻近节段椎间盘内应力,有利于减少和预防邻近节段退变,有望成为进行腰椎内固定较好的一种装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介绍腰椎"U"形弹性内固定器的研制.并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镍钛合金设计一种腰椎弹性内固定器.选择1名成年男性志愿者,以L4、5节段为研究对象,采用螺旋CT对其进行层厚1.0 mm的连续水平扫描,借助Mimics 11.11软件,建立L4、5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同时根据椎弓根螺钉、连接棒的几何尺寸及力学参数分别添加螺钉和连接棒模型,建立腰椎"U"形弹性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垂直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各种生理载荷,对不同载荷下模型各部分的应力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弹性内固定系统各部分于垂直压缩时所受应力远小于其他状态(P<0.001);不同载荷下应力主要分布在"U"形弹性棒上,螺钉各部受力较为均匀.结论 腰椎"U"形弹性内固定器设计独特,能减少术后应力遮挡及椎弓根螺钉应力集中.有望成为较好地进行腰椎弹性内固定的一种装置.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10个肺癌相关基因的多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选取19例肺癌患者病灶组织标本,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7.3岁。1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组织标本为男性,年龄52岁。通过质粒构建及甲基化转移酶和亚硫酸盐修饰制备10个基因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标准品。通过选择甲基化特异性引物来识别甲基化模板,挑选10对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并平均分成2组,经最佳聚合酶及最佳退火温度的选择,建立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体系,并应用于19例肺癌组织的检测,计算10个基因的甲基化率。结果在成功构建10个基因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标准品的基础上,建立了它们的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方法。临床标本检测结果显示10个肺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p16INK4A 92%,H-cadherin 89%,E-cadherin和DAPK 76%,TIMP-3 63%,RARβ50%,MGMT 39%,RASSF1A 21%,GSTP1 11%,hMLH1 0%。2次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好。结论这种分2组多重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能一次性检测10个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