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重症多形性红斑是一种少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黏膜皮肤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疾病,可致多个部位皮肤黏膜受累,本文报道1例成人重型多形性红斑药疹,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干扰素γ(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55 例OLP和10 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CAM-1和IFN-γ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OLP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CAM-1 和IFN-γ在OLP病损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上皮组织中ICAM-1的表达与IFN-γ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IFN-γ和上皮ICAM-1的阳性表达率与OLP基底细胞液化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OLP病损中ICAM-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IFN-γ有关,两者协同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病理过程,可能在OLP病损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作为血管通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行带涤纶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105例次(103例),男55例次(54例),女50例次(49例),年龄17~91岁,平均年龄(59±16.2)岁,均通过颈内静脉留置,术后拍摄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以尿素清除率(URR)和Kt/V作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对照组则包含60例在同一时期使用相同设备,但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的患者.结果 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Permcath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经颈内静脉入路,99例次经右侧,6例次经左侧,使用1~54个月,平均使用(11.2±10.4)月.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不畅27例169次,发生率4.79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32例34次,发生率0.96例次/1000导管日.导管组血流量(204±25) ml/min,URR值为(71.3±17.8)%,Kt/V值为(1.34±0.28),与内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无法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我院自行研发的床边透析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间在重症监护病房行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记录治疗前后APACHEⅡ积分、ATN-ISI积分、Boston心力衰竭积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氧合指数、床边透析次数及透析后住院天数。对死亡组与生存组及ARF组与CRF组分别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HD治疗后APACHEⅡ积分、Boston积分、Scr、CO2CP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死亡49例,生存39例;生存组年龄较小,手术后患者更多(P0.05)。治疗前后,死亡组的APACHEⅡ积分、死亡预测值、ATN-ISI积分均较生存组高(P0.05)。ARF患者54例,CRF患者34例。CRF组的年龄、床边透析次数、心衰人数、糖尿病人数均高于ARF组(P0.05)。治疗前后,ARF组的APACHEⅡ积分均高于CRF组,而Boston积分、Scr较低(P0.05)。患者死因及ARF患者入住ICU的首要病因主要为败血症、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及心肺复苏后,CRF患者主要为心衰、肺部感染、糖尿病。结论我院床边IHD利于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当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床边IHD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只要使用合适的透析设备和合理的治疗方案I,HD仍是治疗合并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危重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红光照射方法降低氧自由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用MRX- I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系统照射体外循环管中的血液120 min/次,8次为一疗程,照射前后抽血测定MDA、SOD、AOPP、GPX,对照组不照红光.结果 30例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减轻,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67.
蔡扬 《西部中医药》2012,25(8):41-43
以《内经》和历代医家理论为依据,论述湿邪的起源、分类以及湿邪的特点,并总结前人提出的治湿四法,对湿邪因致病部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治法,即湿在上焦,宜宣气化湿;湿在中焦,宜健脾燥湿;湿在下焦,宜清利湿邪;湿在四肢,宜疏风胜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ncer,OSCC)p21waf1蛋白表达与中心体扩增的相关性,探讨p53-p21waf1通路在OSCC中心体扩增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8例正常口腔黏膜及27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了解OSCC组织中心体扩增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相应组织p21waf1蛋白表达量及突变型p53蛋白进行检测,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心体数目扩增(>2个/细胞)可见于78%(21/27)的OSCC组织,p21waf1蛋白表达量在有中心体扩增的OSCC组织中[(0.878±0.081)]低于无中心体扩增的OSCC组织[(0.952±0.018),t=3.838,P=0.001],OSCC组织中心体扩增程度与p21waf1蛋白表达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72,P<0.05);p21waf1蛋白表达量在OSCC组织p53阳性组[(0.823±0.071)]低于p53阴性组[(0.909±0.075),t=3.905,P<0.01],两者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91,P<0.05).结论 p53-p21waf1通路可能参与了OSCC中心体循环调控,p53突变导致的p21waf1蛋白表达下调在OSCC中心体扩增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9例上皮非典型增生及47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组织中PLK1及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PLK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中未见阳性表达;上皮非典型增生组和OSC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8%和70.2%,OSCC组PLK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上皮非典型增生组和正常组(P0.05)。OSCC组中PLK1蛋白表达随着Ki-67表达增强而升高,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4、P0.01)。PLK1阳性表达率在口腔鳞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PLK1蛋白可能是一种肿瘤特异性蛋白,有可能成为鉴别口腔良、恶性病变的一个新指标。PLK1蛋白过表达与OSCC细胞恶性增殖有关并在口腔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住宅区对蚊虫种群结构及发生动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扬州市区4种不同类型住宅区开展蚊幼孳生及成蚊种群动态的调查。结果诱捕成蚊总量以城中村最多,诱捕数均在800只以上,显著高于普通住宅和高档小区。4类住宅区中,白纹伊蚊与淡色库蚊均为优势种(D10%),诱捕数量最多为白纹伊蚊(D57%)。不同小区白纹伊蚊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6月上旬,但城中村在9月上中旬再次出现发生高峰。淡色库蚊在普通住宅区和高档住宅区发生量基本稳定,而城中村和安置小区在10月中旬则出现明显的发生高峰。不同类型小区间蚊虫阳性率、密度以及孳生地数量顺序均表现为城中村迁安置小区普通住宅区高档住宅区。在各类孳生地中缸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轮胎和绿化带垃圾积水。结论不同类型住宅区蚊虫种类均以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为主,但孳生地、阳性率及成蚊数量等均随住宅类型不同有明显变化,特别是城中村蚊虫发生量和高峰期均与其他住宅区类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