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牙周病的脂质过氧化物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了8例单纯性龈炎,8例青少年牙周炎,8例快速进展性牙周炎,14例成人牙周炎,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比色法检测血清中SOD,LPO和GPX含量。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采用等离子光谱法对20名龋患者和20名正常人口腔唾液中2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龋患者和正常人之间有6种微量元素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有3种微量元素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这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可能是造成患龋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龈缘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唾液中前列腺素E_2和环磷酸腺苷含量,结果表明牙周炎中的前列腺素E_2和环磷酸腺苷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4.
713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恶性增生性疾病,占白血病的20%,年发病率为1/10万,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其它白血病长,易发生急变,危及生命,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用自制713注射液治疗本病20例,收到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互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参照张之南主编(白血病诊断与疗效标准》,30例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5~68岁,平均34岁,患者多在发病后14~40天内住院。临床表现:30例中人院时有不同程度贫血者25例,不同类型感染者20例,白血病所致骨病者9例.发生急变4例,牌大21例。实验室检查:人院时Hb<10g者2…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锌、硼、钡、锰与氟共同作用时对脱挺鼠龋病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02只实验小鼠分成7组 其中有6组为脱涎鼠,在其饮水中分别加入锌、硼、钡、锰及氟元索.3个月后观察小鼠龋病发生情况井与对照组比较一结果:加氟元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患龋率明显下降,而既加氟又分别加锌、硼、钡、锰4种微量元素组,与只加氟元索的对照组比较其患龋率明显升高.、结论:一定浓度氟具有明显抑龋作用,过量的锌、硼、钡、锰对氟的抑龋作用有拈抗.增加峨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6.
47.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治疗非常普遍。而护士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完整性,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精确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由于专科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这类患者时存在着一定的护理缺陷。因此,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术中出血约3-5ml不等,1例出现穿孔,1例中隔血肿,无脓肿、塌鼻、脑脊液鼻漏、矫正不全等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局部偏曲的手术,骨膜分离的少,黏膜的损伤小,术后填塞少,患者的痛苦小,手术时间短,达到了微创的手术目的,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回顾长期血透病人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自2002~2005年之间长期规律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处理结果.结论 我院血透病人低血压发生率为20%,较之资料显示的为低.  相似文献   
50.
<正> 心血管疾病为多发病、常见病,死亡率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开展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对于疾病的康复,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起到重要的作用。自70年代以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影响健康和导致疾病的因素,除生物因素之外,还有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等,同时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已提出以躯体与心理及社会结合的完全健康标准,并形成了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的护理新动向。我国开展健康教育较缓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