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根尖周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属于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一种,是由多种蛋白酶组成的多功能内肽酶,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正常稳定状态组织中MMP表达量极少,而在炎性细胞因子、激素、生长因子刺激下和细胞转化过程其表达上升。病理上根尖周病通常分为根尖周炎和根尖囊肿,根尖周炎多是由根管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邻近牙槽骨和根尖部的牙骨质,使其吸收破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与Ft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方法:通过缺失诱变法构建了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ZΔC01,ZΔC02,ZΔC03),并表达和纯化了这些蛋白质,同时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法来鉴定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的PgFtsZ。然后,通过overlay assay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阴性对照,检测了这些C末端缺失变异型及野生型PgFtsZ和PgFtsA相互作用的特性。结果:野生型PgFtsZ与PgFtsA表现出极强的结合特性,然而去除C末端的73个氨基酸残基的ZΔC01,则表现出极弱的结合特性,或者当进一步去除C末端的128和177个氨基酸残基的ZΔC02和ZΔC03,同ZΔC01一样也表现出与PgFtsA极弱的结合特性。结论:PgFtsZ和PgFtsA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位于PgFtsZ的C末端。  相似文献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终末期常表现为严重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需行有创机械通气[1].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困难又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面临一大难题[2].这是由于患者因体能消耗大,加上长期绝对卧床,肌肉萎缩和呼吸肌肌力下降,不能完成吸气和用力呼气[3]所导致的结果.国内外研究表明[4-5],合适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如运动疗法能够促进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等方面的改善.科学的运动治疗是COPD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是COPD康复治疗的重要方面[6],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现对运动疗法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通过来源、显微和理化等鉴定方法,比较了党参和银柴胡两种药材的区别,为二者的准确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病原菌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总结预防和控制VAP的有效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22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21.7%,随年龄增长VAP发病率逐渐上升(P<0.05);基础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VAP 20例,发生率40.8%;通气时间>15 d患者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4株,革兰阴性菌占65.4%,革兰阳性菌占24.0%,真菌10.6%;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VAP主要致病菌;机械通气、原发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VAP发生与危险因素存在密切相关;严格护理操作,加强对危险因素控制及护理干预,减少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春  Fanziaz 《安徽医学》2009,30(6):675-675
2006年1月至2006年7月,笔者在也门共和国援外医疗期间,为了提高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对40例患者实施内镜保留中鼻甲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胡晓春  Fanzia 《安徽医学》2009,30(4):467-467
目的提高中晚期喉癌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呛咳程度。方法20例中晚期喉癌采用次全喉切除术.保留一侧或两侧杓状软骨,用带蒂甲状软骨或肌膜于一侧或两侧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缝合重建声带,并将切除的杓状软骨处加高形成再建杓区即环舌固定。结果20例术后吞咽均无呛咳,发音良好19例,拔管率100%。结论改良式喉环上部分切除术能提高中晚期喉癌的生存质量,能防止误吸,提高了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28.
胡晓春  李亚华  刘霞 《吉林医学》2010,31(11):1500-1500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尽管根管治疗过程操作十分仔细,术后的疼痛和肿胀有时是不可避免和不能预测的。绝大多数的术后反应为轻度不适(40%),约25%的病例会出现中重度疼痛,2%-4%出现急性发作。本文采用LHH-500I型半导体激光对根管治疗术后出现的中度疼痛,包括约诊间痛和根充后疼痛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隆鼻术后假体外露之原因及预防措施,改善或提高隆鼻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98例隆鼻术后假体外露或有明确外露表现者,均手术取出假体,并对假体露出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手术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结果98例假体外露或有明确外露的患者中,鼻尖部44例(44.9%),鼻翼缘内侧切口处19例(19.4%)、鼻根部9例(9.2%)、鼻小柱7例(7.1%)、鼻前庭5例(5.1%)及鼻梁5例(5.1%),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均出现外露者9例(9.2%).结论鼻尖部是隆鼻术后假体外露最常见的部位.外露的原因有假体雕塑不合适,腔穴分离层次不当,假体放置偏斜、扭曲,创缘缝合不佳及愈合不良等.  相似文献   
30.
移植肾动脉曲霉菌感染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术后肾动脉曲霉菌感染是一种较罕见的并发症 ,它临床表现隐匿 ,无特异性 ,不易早期发现 ,预后很差。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我院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 1 0 3例 ,发生移植肾动脉曲霉菌感染 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 患者为女性 ,51岁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阴性 ,术前血液透析 3年。于 1 999年 1 1月 2 6日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供肾动、静脉与受者的髂外动、静脉行连续端侧吻合 ,手术过程顺利。例 2 患者为男性 ,52岁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首次肾移植因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