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6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索超临界CO2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总丹参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并用平行试验考察超声强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以与药材等量的95%乙醇作夹带剂,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通过超声强化作用,萃取压力可降至18 MPa,萃取时间缩短至1.5 h,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的提取率分别提高0.50%、1.11%、0.28%。结论:丹参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工艺稳定、可行,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p70S6K和eIF4E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硬化肝组织中p70S6K和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70S6K和eIF4E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和90.9%,高于癌旁硬化肝组织(P<0.05),其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有无包膜无关,并且在肝癌组织中p70S6K和eIF4E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75,P=0.005).结论 p70S6K和eIF4E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凝血异常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备小鼠脓毒症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不同时间点(2、4、8、12 h)观察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凝血指标;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浆组织因子(TF)浓度的变化.结果 盲肠结扎穿孔12 h 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蛋白渗出和毛细血管内弥漫血栓形成;与正常组和手术组比较,造模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显著升高(P<0.05),而纤维蛋白原(Fb)和血小板(Plt)计数显著降低(P<0.05).动态观察TF浓度,造模组TF浓度呈进行性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P可成功制备小鼠脓毒症ALI模型,凝血亢进与肺组织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参与脓毒症ALI的发病;TF是启动凝血异常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4.
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可能机理,为不宜行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Ⅰ组为电针组,以腰段督脉穴针刺+HANS进行治疗,Ⅱ组为硬外组,以腰段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进行治疗.结果:Ⅰ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a)明显降低(P<0.05),但与Ⅱ组降低相似(P>0.05).两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电刺激可显著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并取得与硬外阻滞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所发生的第二产程延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第二产程延长共133例,其发生率为2.07%.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胎位异常占35.34%,宫缩乏力占19.55%,脐带异常占15.04%,产道异常占8.27%,分别占本次资料的前4位.第二产程延长后伴随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因素者(P<0.05);阴道助产者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及阴道自娩(P<0.05),而伴随胎位异常、宫缩乏力早产、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无上述因素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胎儿窒息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脐带异常、产道异常是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以及阴道助产是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入长海医院就诊行经皮冠状动脉诊疗术患者72例,检测研究对象术前NGAL浓度.依单一血管狭窄程度评分、血管评分、狭窄计分分组评估冠脉狭窄程度与NGAL浓度的关系.结果:(1)与冠脉正常组相比,NGAL术前浓度在不同血管评分组间水平比较如下,血管评分分组显示,只有三支病变组NGAL水平显著升高.以狭窄评分分组提示≥4分组NGAL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4分组升高无显著差异.单一血管评分分组显示,≥75%无心梗组和心梗组NGAL水平显著升高,<75%组NGAL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但未达显著差异.(2)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NGAL浓度与单一血管评分、血管评分、狭窄评分显正相关,经身高、年龄、血脂等因素较正后仍显正相关(单一血管评分、血管评分、狭窄评分P值分别为0.025,0.037,0.039).结论:NGAL浓度在冠脉狭窄程度达75%以上时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GAL可以作为狭窄程度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7.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对HBsAg新生儿免疫后5年追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淑娟  肖飞 《职业与健康》2001,17(12):98-99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方法]在203名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时,按不同方案和剂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5a内连续进行抗-HBsAg携带情况的追踪观察。[结果]5a内抗-HBs阳性率一直高于90%;新生儿免疫后抗-HBs在7个月-1岁形成高峰,在1-2岁期间下降了48.82%,2-6岁期间保持相对稳定;8例抗-HBs阴转后3-5a仍未被感染;14例抗-HBs阴转1-2a后又产生-HBs;无1例成为HBsAg携带者。[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5-10a可不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评估接受抗反流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或食管裂孔疝(HH)患者中,慢性咳嗽症状的总体疗效,并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本中心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的230例患者资料.收集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反流、烧心、咳嗽、嗳气、...  相似文献   
139.
林茂铨  刘爽  黄志军  肖飞  明凯利  黄哲 《世界中医药》2023,(22):3167-3171+3179
目的:建立补肾健骨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Thermo-Hypersil GOLD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根据15批样品的HPLC检测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的确定,并采用Minitab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补肾健骨胶囊指纹图谱共标出1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3个共有峰,分别为莫诺苷、马钱苷、淫羊藿苷;15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各批次样品之间有良好的相似性。经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2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2.3%,样品中1、2、4、6、8、13号共有峰(特别是13号共有峰)对应成分的含量变化是导致样品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为补肾健骨胶囊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复方紫草油主要成分及成药的体外抑菌作用特点。方法:利用平板打孔法、牛津杯法和菌落计数法研究1)紫草、白芷、忍冬藤水煎液及不同浓度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 2)紫草、白芷的95%乙醇浸泡液及忍冬藤水煎液对创面常见感染菌种和益生菌的抑制作用; 3)含50%复方紫草油的复方紫草油-乳化剂混合物对创面常见感染菌种和益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复方紫草油的抑菌特点与紫草醇提物抑菌特点基本一致,对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常见感染致病菌的ATCC菌株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同时也对益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无效。结论:复方紫草油抑菌谱不等于各组分抑菌谱的简单叠加。根据该药抑菌特点,可以考虑用于烧烫伤、特应性皮炎等病的创面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