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穆婧  江静 《南京护理》2021,10(1):50-52
目的 总结综合医院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管理的经验;方法实施病人及家属出入“单口流向”管理及封闭式管理,预检分诊独立环境设置,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后24h留值,引进快速检测仪器等措施;结果 对普通就诊病人和发热就诊病人快速分流、及时甄别疑似感染病人,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结论 预检分诊人员的选拔、培训、人力充足,仪器及时引进等措施帮助快速分流病人并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及时甄别疑似病例并转送至发热门诊,杜绝了院内感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对促进护生共情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专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形式正确引导护生对患者的态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角色扮演内容,比较两组最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问卷调查中显示对患者的理解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法应用于专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可明显提高专科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胃癌根治术全凭静脉麻醉用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术中麻醉方式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指标、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插管前相比,2组患者插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未发现明显变化;插管后,2组患者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在手术后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MMSE、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模式,为管理者完善岗位培训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参加宿迁市基层感控专职人员两期岗位培训班的10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岗位培训模式,即传统培训(2~3 d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全景式案例教学、临床感染防控操作技能培训、临床实践等多元化培训形式,分别在培训前、培训后进行理论、技能等考核,并采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自评。 结果 109名学员分别来自31所乡镇卫生院和10所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心。专职或兼职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6个月。采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基层感控人员培训后,感控专职人员的岗位核心能力、理论成绩、应急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感控专职人员培训后核心能力总分较培训前高(11.16±4.96)分。基层感控人员的培训效果总满意度为94.50%(103/109)。 结论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模式,实现了按岗位需求抓好培训,按岗位胜任落实考核准入,可提高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穆婧 《大医生》2024,(5):17-19
目的 探讨明目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塘医院收治的94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47例)和试验组(采用明目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4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观干眼感觉评分、泪河高度、泪液动力学相关指标(泪膜水样层厚度、基础泪液分泌功能、荧光素纳和丽丝胺绿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泪河高度高于对照组,泪膜水样层厚度大于对照组,基础泪液分泌功能优于对照组,荧光素纳和丽丝胺绿染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目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改善基础泪液分泌情况,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宿迁市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设计问卷调查,以“问卷星”方式,在微信社交平台发放,采取自愿填写原则,请规模相对较大的5家医院护理部邀请护理人员积极参与。问卷收集时间为2022年10月24日-10月30日,共收回问卷1 408份,其中有效问卷1 402份。结果:共调查1 402名护理人员,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家共965名,占68.8%;二级甲等医院2家437名,占31.2%;平均年龄(31.4±7.11)岁。不同等级医院及不同科室、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感染防控认知各不相同,是否为感染小组成员也是影响感染防控认知的重要因素,感染防控知识、态度、实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宿迁市护理人员在感控某些方面认知存在误区,且认知水平受医院的级别、护理人员职称、工龄、科室、是否为感染小组成员、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多重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简单高效地鉴定地骨皮(Lycii Cortex)的2种基原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和宁夏枸杞(L. barbarum)。方法 在使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CGIR)获取枸杞和宁夏枸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利用IdenDSS软件筛选出两基原间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获得特异性鉴别引物,包括鉴别枸杞的引物GQ-F/R、鉴别宁夏枸杞的引物NX-F/R。对引物浓度比、退火温度、循环次数、Taq酶进行优化,形成最适的PCR鉴别体系和条件,并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地骨皮进行适用性考察。结果 对影响PCR结果的各个条件进行考察优化后,最终确定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引物浓度比为2∶1、退火温度为59 ℃、循环次数为30次时,来自不同产区地骨皮的2个基原枸杞和宁夏枸杞分别在183、295 bp的位置出现特异性鉴别条带。结论 通过一次PCR即可方便、快捷、高效地鉴定地骨皮的基原,为枸杞和宁夏枸杞的专属性鉴别提供新方法,同时对含有地骨皮成分的经典名方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