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46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前,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治疗技术成熟,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收治动脉导管未闭112例,均经导管介入封堵成功。我们分别对介入前的未闭导管和介入后的封堵器直径进行了测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膀胱MALT淋巴瘤,行HE和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应用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技术检测4例膀胱MALT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膀胱MALT淋巴瘤中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0岁,1例男性患者44岁。所有病变均见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或结节性浸润,以中心细胞样细胞和单核样B细胞构成为主,其中2例可见残存的增生淋巴滤泡伴滤泡殖入现象。淋巴上皮病变仅累及3例伴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的腺样结构,而表面尿路上皮则缺乏。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CD20、Pax-5和BCL-2,未见轻链限制性反应。4例膀胱MALT淋巴瘤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其中3例免疫球蛋白基因检测提示单克隆性重排。结论膀胱MALT淋巴瘤属于罕见的膀胱原发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淋巴上皮病变的发生与腺性膀胱炎存在有关,但并非是病理诊断所必须。在膀胱镜小标本活检时,基因检测B细胞的单克隆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鼻疽奴卡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为临床早期诊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分析了1例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临床表现酷似结核性脑膜炎、最终经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确诊的鼻疽奴卡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信息、脑脊液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比较两种脑膜炎之间的差别。结果本例患者为50岁男性,既往患血管炎4年,服用甲泼尼龙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无局灶神经系统体征;头颅MRI提示桥脑异常信号;腰椎穿刺结果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低,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提示鼻疽奴卡菌5930条序列。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后症状、脑脊液、头颅MRI成像均恢复正常。结论对有免疫抑制的脑脊液类似结核表现的脑膜炎,应当考虑奴卡菌感染可能。病原学检测是诊断的唯一金标准,包括奴卡菌培养阳性或者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检测。早期诊断,尽早应用磺胺类药物联合、足量、足疗程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54.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FEW)的性病(STD)/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及感染情况,为在长宁区娱乐场所进一步开展STD/AIDS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家大场所KTV、8家小发廊、15家小足浴房,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25名FEW进行问卷调查和STD/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初筛。结果 FEW对AIDS知晓率为60.8%(76/125),STD知晓率为81.6%(102/1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3.19)。FEW安全套使用率为78.8%(63/80),5种性病感染率分别为:HIV感染率0,梅毒感染率2.4%,淋病感染率4.8%,疱疹感染率4.8%,衣原体感染率16.0%。性病感染率为20.8%。结论长宁区FEW使用安全套防护意识低,需加大STD/AIDS相关预防知识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955.
根据Denis三柱理论及分型系统,脊柱骨折分为压缩性、爆裂性、屈曲-牵张骨折和骨折脱位4种类型.最为常见的是压缩性、爆裂性骨折,表现为前柱或中、前柱的高度丧失,即椎体高度丧失.  相似文献   
956.
黄敬敬  牛恒  王震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39-3140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宝丰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74例拟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7例)和微创组(37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微创组接受微创前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微创组术中失血量较常规组少,切口长度、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 a Harris评分较术前升高(均P<0.05)。与常规组比,微创组术后3个月、6个月、1 a Harris评分较高(均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比,微创前外侧入路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优化手术情况,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7.
目的通过对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上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与未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白细胞计数(leukocyte,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指标的比较,提高对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认识。 方法选取132例COPD 患者,根据胸部HRCT分为A组(合并支气管扩张)47例、B组(不合并支气管扩张)8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动脉血气分析、WBC、N%、CRP、PCT等炎症指标;并比较分析A组内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之间WBC、N%、CRP、PCT等炎症指标。 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于B组,而WBC、N%、CRP、PCT、日常咳脓痰量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吸烟患者WBC、N%、CRP、PCT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更重,吸烟影响更大,与WBC、CRP、PCT等炎症指标关系密切。PCT及CRP对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情判断存在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58.
王震 《家庭用药》2020,(4):42-42
药物副作用最常见的表现是在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病变及皮肤过敏等方面。而药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眼病通常在临床上称为药源性眼病。眼睛对各类药物的承受力有很大差别,长期、大量地使用某些药物,轻者可致眼睑红肿、瘙痒;重者可致晶状体混浊、角膜上皮脱落、小梁损伤、视网膜毒性及视神经萎缩等,严重的可造成视力障碍或失明。以下介绍几类常见致药源性眼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959.
回顾性分析14例行机械臂辅助3D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针对性的术中配合,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因护理人员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程的不良事件,无中转开腹,无机械故障。  相似文献   
960.
丙泊酚静注辅助芬太尼滴鼻对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静注辅助芬太尼滴鼻对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手术后烦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静脉注射1%丙泊酚1mg/kg,鼻腔内滴入生理盐水2ml;B组(n=24):静脉注射1%丙泊酚1mg/kg,鼻腔内滴入芬太尼2ml(0.1mg);C组(n=20):鼻腔内滴入芬太尼2ml(0.1mg)。记录给药后2、5、10、20、30min的SpO2和RR,给药后5、20min测动脉血气(PaO2和PaCO2)。若躁动仍然不能缓解,则重复静脉注射丙泊酚直至患者完全恢复度过躁动期。结果给药后20min,B组PaO2高于A组(P<0.05)。A组有12例(60%)患者需要重复注射丙泊酚,C组有11例(55%),B组仅有6例(25%),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泊酚复合鼻腔内滴入芬太尼,可有效治疗全麻术后躁动,不影响呼吸动力学参数,不延长PACU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