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探讨颈椎导引操对项背疼痛颈部肌群sEMG信号的影响。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导引组、手法组各30例。干预前后3周填写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并检测表面肌电信号(sEMG)。结果 2组治疗后WHOQOL-BREF表评分均有提高,但2组比较无差异(P>0.05);2组sEMG信号变化有差异,导引组在斜方肌IEMG、胸锁乳突肌IEMG、斜方肌MPF及胸锁乳突肌MPF变化均优于手法组(P<0.05)。结论导引、手法治疗均能有效改善项背疼痛,导引疗法在患者肌肉功能恢复、增强抗疲劳能力方面优于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82.
颈性视力障碍的推拿治疗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颈椎损伤引起的视力障碍病例越来越多见,且多发于青少年。本文从颈性视力障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特,或及运用推拿疗法治疗等方面进行探析,并着重介绍主要的治疗手法──定点旋转复位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针刺八髎穴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残余尿量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组针刺八髎穴,对照组针刺膀胱经和任脉的常用穴位,共6周,测定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排尿功能,比较2组残余尿量和排尿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P<0.01),排尿功能明显好转(P<0....  相似文献   
84.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重要组织,如颈神经、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血管、脊髓及软组织受损的全身性综合征。据统计,国内颈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对大鼠颈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踝针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配合踝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液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IL-1、IL-6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配合踝针能更有效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7.
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间歇性拔伸治疗组和单纯颈椎牵引对照组,于治疗20d后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及颈动脉彩超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7%,对照组为76.7%.结论: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使患者颈部动脉血流状态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大椎穴运用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方法在异常应力环境下制作颈椎病动物模型,测定SOD、MDA、GSH-Px的含量。结果行大椎穴振法后,大椎组的血清和肌肉组织匀浆中SOD、GSH-Px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大椎穴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细胞清除自由基功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9.
为观察超磁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采用超磁加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骨密度(BMD)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治疗后的骨密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说明超磁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骨密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钝挫伤模型大鼠腰肌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修复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FG-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大鼠腰肌修复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Z组,n=10),模型组(M组,n=10),非穴组(F组,n=10)及电针组(D组,n=10)。D组、M组和F组采用腰肌钝挫伤模型造模,电针干预14天。采用免疫组化法及ELASA法分析大鼠IGF-1和TNF-α的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腰肌形态改变。结果:TNF-α表达:模型组、非穴组及电针组均高于正常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低于模型组和非穴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和非穴组无差异。IGF-1表达:模型组、非穴组及电针组均高于正常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高于模型组和非穴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和非穴组无差异。HE染色:电针组较其余组炎症减少,肌细胞再生增多。结论:电针委中穴可能通过降低TNF-α及提高IGF-1表达水平,促进大鼠腰肌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