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评价餐饮业商品毒饵和自配毒饵灭鼠的成本效果差异。方法以人工成本、药物成本为总成本,以鼠密度下降百分比的数值为效果,进行商品毒饵和自配毒饵的灭鼠成本效果比的比较。结果自配毒饵组的总成本为2 017.67元,灭鼠效果达到87.20%,前后鼠密度下降了25.41%,每下降1%的成本效果比(CER)为79.40;商品毒饵组的总成本为1946.27元,灭鼠效果达到45.37%,前后鼠密度下降了10.08%,每下降1%的成本效果比(CER)为193.08,是自配毒饵组的2.43倍。结论自配毒饵的灭鼠效果优于商品毒饵,且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minAg”评分、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麻醉用药量和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用药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3L(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对产妇、新生儿安全性高,值得『晦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7岁,15年前确诊为升结肠癌行结肠切除术,2008年6月患者诉双侧腰背部胀痛不适.腹部增强CT提示:盆腔内肿块、乙状结肠癌术后盆腔转移瘤侵犯输尿管下段、双侧肾积水.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蔗糖铁静脉注射治疗透析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前患者26例,血色素(Hb)均〈11g/dl,静脉予以蔗糖铁200mg/月,共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对比观察纠正贫血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Hb、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患者透析前静脉给予蔗糖铁纠正贫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6.
源记忆是情景记忆的一种,源记忆的神经基础主要涉及海马皮质、额叶以及其他脑结构。海马参与源记忆 执行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电生理和影像学的证据以及小鼠神经原细胞即刻早期基因的研究等,额叶 参与源记忆执行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电生理和影像学的证据及年龄与源记忆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间综合征(IMS)的发生率、病死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999年1月至2004年5月ICU收治的226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IMS组和非IMS组,以前向Wald概率似然比统计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62例AOPP患者,确诊IMS68例,IMS的发生率为18.78%(68/362);AOPP死亡14例,其中IMS 7例,IMS病死率为10.29%(7/68),AOPP病死率为3.87%(14/362).中毒农药种类、中毒量、中毒途径、抬头困难、肌颤、复能剂、血白细胞数、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钾与IMS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抬头困难、血白细胞增高、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6.345(2.290~17.576),1.127(1.046~1.215),1.078(1.043~1.115).结论 抬头困难、血白细胞增高、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是I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1964年Snow首先临床应用β-阻滞剂治疗9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显著降低了病死率。自此以来,尤其是近10余年来国外对β-阻滞剂治疗心肌梗塞(MI)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均肯定了治疗效果,且发现其治疗作用十分广泛。本文对研究近况作一概述。 1 β-阻滞剂应用的理论基础 心肌坏死原因之一,是心肌缺血区受损伤神经释放出儿茶酚胺,在心肌缺血后几分钟其水平可达正常3~4倍。致使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它作用于坏死边缘缺血损伤区,加上缺血心肌β-受体密度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坏死进一步扩展。有研究提示儿茶酚胺升高范围越高,病死率越高。而β-阻滞剂恰巧可阻滞上述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后患者就诊时间与心肌酶谱及伤肢肿胀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蝮蛇咬伤中毒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就诊时间≤12 h组(A组),12 h就诊时间≤24 h组(B组)和就诊时间24 h组(C组),并根据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肿胀三组。分组统计入院时间与心肌损害有关的心肌酶谱指标,并统计肢体肿胀与相关的心肌酶谱指标,进行临床关系分析。结果:入院时间与心肌酶谱升高相关,24 h以后心肌酶谱明显升高。蝮蛇咬伤肢体肿胀发展快,12 h以内已达到高峰。中、重度肿胀组与轻度肿胀组比较,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心肌损害发展快,因此应尽快进行受伤肢体肿胀的治疗,并应尽早防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