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总结13例Budd-Chiari综合征根治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各种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密切观察失血量和下腔静脉开放后生命体征的变化,熟悉手术步骤,可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止痛消炎膏治疗慢性湿疹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PubChem数据库筛选止痛消炎膏的潜在活性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采取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与DisGe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获得慢性湿疹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止痛消炎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止痛消炎膏-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在R软件中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止痛消炎膏的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止痛消炎膏中有186个潜在活性成分,将止痛消炎膏与湿疹作用靶点相匹配,两者取交集后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15个;番泻叶甙、白当归醚、白当归脑、大黄酸、大黄苷、迷迭香酸等可能是止痛消炎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作用于TNF、IL-6、AKT1、CXCL8、IL-2、STAT3等靶点,...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评价止痛消炎膏治疗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聚合性痤疮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适量夫西地酸乳膏外用;试验组给予适量止痛消炎膏外用,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表皮水分流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角质层含水量(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SCH)、皮肤湿度、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 GAGS)评分、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GAGS评分、TEWL、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指数、SCH、皮肤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只有1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止痛消炎膏治疗聚合性痤疮疗效显著,且能改善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4.
带状疱疹与荨麻疹均为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但两者同时发作临床上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于2022年8月接诊的带状疱疹合并急性荨麻疹发作患者,以全身泛发红色风团伴瘙痒1 d就诊,接诊后发现其有带状疱疹病史,予以采用口服西药对症处理及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中医外治刺络放血拔罐,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随访无复发。本文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报道发现病毒感染可能参与急性荨麻疹的发病,通过对该病例的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旨在对这两种常见病的发病机制、诊疗思路有所补充与启迪。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析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患者41例,根据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分为A组(2<RBH≤4 mm,20例)和B组(4<RBH≤6 mm,21例).术后1年和3年,用影像学测量技术比较2组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术后1、3...  相似文献   
136.
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星  吴卿  冯璟璟  景慧玲 《新中医》2022,54(8):170-173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4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对照组加用卤米松软膏外涂,治疗组加用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瘙痒、皮损肥厚评分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瘙痒、肥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瘙痒、肥厚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3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肯定,中长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卤米松治疗,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7.
孟建  冯淳  王星星 《新中医》2023,55(9):116-119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治疗肝肾两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固始县中医院收治的38例肝肾两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予以补肾蠲痹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及血清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基因9 (SOX-9)含量。结果:患者失访1例,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患者36例。治疗后,36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5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及血清RUNX-2、FGF-23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SF-36各维度评分及血清SOX-9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蠲痹汤治疗肝肾两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与下调RUNX-2、FGF-23表达,促进SOX-9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8.
139.
目的:对甘肃省内13家省级医院2015年—2020年发生医疗纠纷的案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动态变化趋势,深入探讨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从甘肃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收集办理结案的甘肃省级医院医疗纠纷共644起,数据完整符合条件的共589起,运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来分析纠纷案件发生的原因及纠纷科室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结果:性别构成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年龄构成中中老年患者最多;医疗纠纷原因DSV综合变化为55.07%,其中诊疗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常规操作、手术不当、发生并发症是引起医疗纠纷原因方面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医疗纠纷发生科室DSV综合变化为54.07%,其中内科、妇产科和外科是引起医疗纠纷发生科室方面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结论: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纠纷防范措施时,应该更加灵活,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患者身份和不同科室减少医疗纠纷的对策,以期降低甘肃省级医院整体的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