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53例,其中男64例、女89例,年龄21~81岁,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DAA组(79例)和PLA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脱离助行器独立行走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摄骨盆正位X线片,并应用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进行假体角度测量,进而依据Nakata方法判断股骨假体位置(以股骨假体内翻3°~外翻3°为假体处于中心性固定),依据Pradhan方法测量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髋臼外展角30°~50°、前倾角5°~25°为髋臼假体位置安全范围)。结果 与PLA组相比,DAA组手术时间较长[(68.61±7.15)min与(63.45±8.82)min],切口长度较短[(10.47±0.88)cm与(12.06±0.91)cm],术中出血量较少[(131.40±42.83)mL与(155.70±48.09)mL],术后住院时间较短[(3.94±0.92)d与(4.79±0.95)d],脱离助行器独立行走时间较短[(3.91±1.09)d与(6.34±1.35)d],术后1、3天疼痛VAS较低[(4.05±0.70)分与(4.38±0.75)分、(2.47±0.80)分与(2.82±0.88)分],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较高[(82.46±3.82)分与(77.59±4.78)分、(89.11±3.61)分与(85.82±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A组术后髋臼外展角44.11°±4.61°、前倾角18.57°±3.81°,PLA组髋臼外展角43.04°±5.55°、前倾角18.27°±4.28°;髋臼杯位于安全区域比率DAA组为94.9%(75/79)、PLA组为93.2%(69/74),股骨假体位置居中率DAA组为93.6%(74/79)、PLA组为97.2%(72/7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A组与PL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6/79)与8.1%(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DAA较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早期康复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2.
自拟活血化瘀汤防治人工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自拟中药活血化瘀汤防治人工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病人27例,42个膝,术后第一天给予活血化瘀汤口服每日一剂,手术后7天做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栓形成与否。结果:9侧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深静脉形成。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汤防治人工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靶点,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检索补肾活血汤11味中药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CTD、OMIM等数据库查询股骨头坏死的疾病靶点;利用R语言筛选药物和疾病的核心靶点,进而构建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通路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作为化合物分子筛选条件,共筛选出补肾活血汤162个活性成分和1244个相应靶点蛋白,其中与股骨头坏死261个疾病相关靶点相交的核心靶点为21个。GO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826条结果,其中生物过程741条,细胞组成20条,分子功能65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23条通路,经进一步筛选,得到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发挥潜在作用的3条通路,分别为癌症蛋白多糖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等促进成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康复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TKA术后患者(2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15膝)和对照组(13膝),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对照组仅进行CPM机锻炼。结果术前治疗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两周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KA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5.
论述古今医家对熟地黄治疗痹证作用的认识,总结熟地黄治疗痹证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可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是治疗痹证的经典药物。以张景岳为代表的历代医家多喜用熟地黄治疗痹证。目前对于熟地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总成分的测定分析和药理作用方面,其治疗痹证成分包括梓醇、毛蕊花糖苷、2,5-二羟基苯乙酮等;治疗痹证作用体现在促进成骨、抗氧化、减少骨质流失、抗炎等方面。  相似文献   
46.
桂枝、肉桂是治疗痹证的常用中药,相关的古籍记载众多、繁杂。桂枝气薄,走而不守,温通之力强,可祛风散寒化瘀,常配伍辛温、辛热之品,治疗实痹、初痹;肉桂气厚,守而不走,温补之力强,善温补肾阳,多配伍温补之品,治疗虚痹、久痹。现代药学研究发现二药活性成分大体相同,肉桂的活性成分多于桂枝。其治疗痹证的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两面神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或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细胞的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发挥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调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A1和V1亚型(TRPA1,TRPV1)发挥调节疼痛的作用;通过调节肠道激素-1(GLP-1)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发挥增加糖脂代谢、减重的作用。主要活性成分肉桂醛体内代谢不稳定,易被氧化成肉桂酸。二药及其所含成分的毒性相对较小。现梳理二药的古籍记载、中医对二药治痹功效的认识,综述近年来相关药化、药理、药代、毒理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相关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AIHIP系统)辅助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2023年3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2例(23髋)髋关节翻修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4~90岁,平均69.7岁。初次翻修19髋,2次翻修3髋,3次翻修1髋。翻修原因:假体松动12髋,髋臼杯松动4髋,骨溶解3髋,髋臼脱位2髋,术后感染1髋,假体磨损1髋。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期:ⅡA期6髋,ⅡB期9髋,ⅡC期4髋,ⅢA期3髋,ⅢB期1髋。记录患者更换假体型号、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情况等,以及术后感染、骨折、假体松动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85~510 min,平均241.8 min;住院时间7~35 d,平均15.2 d;脱离助行器时间2~108 d,平均42.2 d。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53个月,平均21.7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大腿血肿、1髋发生髋关节脱位外,余患者均无假体松动、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髋臼杯型号匹配程度为完全匹配2...  相似文献   
48.
直接前方入路(DAA)具有创伤小、肌肉保留完整、术后康复快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THA)手术.DAA-THA术中髋臼骨折较为少见,完备的术前规划及精准的术中操作可有效避免其发生.该文报道了1例侧卧位DAA-THA术中髋臼骨折病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同时观察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15只。利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成模后中药组大鼠接受补肾活血汤灌胃,1次/d,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接受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灌胃6周,比较各组大鼠股骨形态学、骨密度、股骨头病理学、血清钙、磷、股骨头组织Wnt10b、β-Catenin水平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密度高低不同,股骨头毛糙,骨小梁模糊,中药组大鼠股骨头骨小梁数目较模型组增多,且相对清晰,股骨头面较模型组光滑。2)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骨密度、血清钙、磷水平、股骨头组织Wnt10b、β-Catenin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3)模型组大鼠股骨头软骨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中药组大鼠股骨头结构尚完整,空骨陷窝较模型组减少,软骨细胞排列欠规则。结论:补肾活血汤对股骨头坏死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三色散外敷治疗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25例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病人进行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中药三色散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髌股关节卜蹲痛(100mmVAS)、Lysholm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对比,通过肌力训练,中药外敷治疗4周后,明显改善了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疼痛,提高了Lysholm功能评分。结论: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三色散外敷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