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高剂量双酚A(BPA)暴露对小鼠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BPA发育免疫毒性机制。方法将确认妊娠的ICR母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PA剂量组(高、中、低组分别为2.0、0.5和0.125 g/L BPA);母鼠自妊娠第0 d(GD0)至仔鼠断乳(出生后第21 d,PND21)经饮水暴露于BPA。分别于PND7、PND21和PND42取仔鼠外周血用ELISA检测IL-17和IL-23含量。结果在PND7和PND21时,随母鼠BPA暴露剂量的增加,仔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逐渐上升,2.0 g/L BPA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PND42时,各BPA暴露组仔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出生前后BPA暴露可能引起子代断乳前体内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DFI检查,分析CDFI检查结果及患者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经CDFI检查,布加综合征阳性检出率为91.11%(41/45),其中9例为肝静脉阻塞,32例为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患者表现为血管腔狭窄性显影,血管内血流信号紊乱。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患者表现为肝右后叶不均匀回声团,回声团内含有动脉血流频谱,周边存在声晕;下腔静脉膜性阻塞患者表现为血管壁厚度不均,存在扩增及反向血流;下腔静脉栓塞患者表现为血管管腔明显变窄,肝段下腔静脉含有实质性回声团;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患者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结论 CDFI检查可清晰显示布加综合征患者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情况,阳性检出率高,可为临床诊断布加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3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1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包括,书面教育、示范教育、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等。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指导、卫生宣教、疾病预防、服药指导、出入院及办理医保流程等五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在临床中切实可行,积极有效,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4.
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搜集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证实的肺肿块22例,其中最小的为1cm×1.2cm,22例穿刺结果显示腺癌11例,鳞癌2例,未分化小细胞癌3例、结核及炎症各3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者熟悉肺解剖及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本方法较简便,病人痛苦小,结果可靠,为疑难肺肿块有效的介入放射学定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5.
胸部结节病的高分辨薄层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搜集了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胸部结节病22例的CT片及X线片.本组男性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3岁.X线胸片显示一侧肺门增大者2例,CT像则显示两侧肺门淋巴结不同程度的增大.22例CT像均显示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但不互相融合,未见胸骨后淋巴结增大,这将有助于本病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结果表明,CT和HRCT影像检查在临床综合诊断胸部结节病及其分期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状况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菌株的同源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CRKP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8—2019年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临床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性CRKP菌株, 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对药敏结果进行复核,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cepA,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同时携带qacEΔ1和cepA基因的CRK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共收集62株CRKP, 77.42%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 40.32%来自痰标本。所有CRKP均为多重耐药菌, 对厄他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 对临床其他常见抗菌药物也呈现高度耐药。耐消毒剂基因检出率为95.16%(59/62), 其中qacEΔ1、cep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4.52%(40/62)、91.94%(57/62), 38株(61.29%)同时检出qacEΔ1和cepA。PFGE结果显示, 38株CRKP可分为A~K共11个型别, 以E型为主, 占42.11%(16株)。 结论 武汉地区CRKP菌株耐药形势严峻, 广泛携带耐消毒剂基因, 存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间的克隆传播, 应加强流行病学监控, 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中2,4-D丁酯与行为及智力的关系。方法:分层整群抽取黑龙江省某市农业发达的农村321例6~10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2,4-D丁酯含量,根据血清2,4-D丁酯浓度将儿童分为2,4-D丁酯低暴露组(<0.0345μg/L)和2,4-D丁酯高暴露组(≥0.0345μg/L),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评价儿童行为,瑞文推理测验联合型(CRT)量表评价儿童智力。结果:在275名(85.67%)儿童血清中检出2,4-D丁酯(检出限0.0044μg/L),59名(18.38%)儿童有行为问题。高暴露组行为问题总发生率高于低暴露组(P<0.05),高暴露组品行问题、学习困难、心身问题、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低暴露组(P<0.05),高暴露组智商(IQ)低于低暴露组(P<0.05);2,4-D丁酯含量与品行问题、学习困难、心身问题、冲动-多动行为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IQ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2,4-D丁酯影响6~10岁儿童行为和智力。  相似文献   
48.
闫博景  许军峰  李美玲  王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75-1975,1981
1病例资料 林某,女性,58岁,主因“右侧脸颊部剧烈疼痛间作15d加重3d”,于2012年6月12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颊部剧烈疼痛,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尤以鼻翼及下颌部较为严重,近3d疼痛症状发作频繁,洗脸刷牙或轻触时可诱发,疼痛难忍,伴有流涎、流泪,  相似文献   
49.
解脲支原体基因群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基因群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MP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单纯Uu阳性的性病门诊NGU(MPC)患者和非NGU(MPC)就诊者尿道拭子/宫颈拭子标本,通过培养法和PCR法检测Uu及基因分群。结果:共收集标本137例。男性组Uu基因群1占24.3%(18/74),基因群2占59.5%(44/74),基因群1,2同时阳性6.8%(5/74);女性组Uu基因群1占38.1%(24/63),基因群2占54%(34/63),基因群1,2同时阳性7.9%(5/63)。男女性别中Uu分布均以基因群2为主,Uu基因群1,2在男性NGU组与非NGU组间、女性MPC组与非MPC组间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基因群Uu在尿道(宫颈)炎患者与非尿道(宫颈)炎就诊者之间的分布无差异,提示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2006年广东省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性病实验室室间质量考核,了解全省各级性病实验检测水平。方法:分别发放衣原体(Ct)、支原体、细菌、分泌物STD常规阅片、梅毒血清共8种质量考核样本共5355份,要求做Ct抗原检测,支原体、细菌培养鉴定,STD常规阅片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135家性病实验室参加2006年室间质量考核,全省综合平均89.3分。各项目平均得分依次是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97.0分、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96.3分、STD常规阅片95.9分、Ct抗原检测91.0分、梅毒螺旋体抗体定量试验87.8分、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定量试验86.8分、支原体培养鉴定81.9分、细菌培养鉴定80.2分。135家性病实验室,60分以上合格占99.3%,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SI≥0)实验室占71.2%。结论:进行规范化建设的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普遍较高,但个别实验室仍然存在试剂质量较低、结果报告欠准确性和规范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