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8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高危因素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相关情况。结果:新生儿窒息344例,其中轻度324例,重度20例,其发生与不协调宫缩过强、脐带因素、头位难产、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体位及麻醉因素等相关。结论: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各种因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不同备药方法对静脉输液配置室内洁净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备药方法,对静脉输液配置室内空气微粒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4种不同的备药方法,进行模拟配液加药,在配液过程中使用空气粒子计数器对配置室内空气微粒数进行检测,以了解配液操作时空气微粒的污染情况。结果A、B组与C、D组的备药方法对配置室内配液操作时空气微粒数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B组备药方法对配置室内空气微粒污染明显,操作时释放微粒多,提示此备药方法不可取,C、D组备药方法对配置室内空气微粒数影响小,适合静脉输液配置的备药,尤其是D组可实现快速备药,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3.
门诊实施整体护理前后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年来,我院门诊开展了整体护理,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和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探讨乳酸延长局部组织酸中毒能否模拟后适应发挥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损伤组、后适应组和乳酸组,每组18只.测定再灌注10 min后右心房血浆pH值,并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心肌酶活力、心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心肌组织线粒体吸光度,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线粒体调控因子Bcl-2和Bax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再灌注10 min后乳酸组与后适应组右心房血浆pH值相似(P>0.05).再灌注1 h后乳酸组和后适应组同再灌注损伤组相比均显著抑制了线粒体吸光度的降低(P<0.05),但再灌注6 h后乳酸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乳酸组和再灌注损伤组相比未改变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Bcl-2和Bax的表达上乳酸组虽优于再灌注损伤组(P<0.05),但同后适应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乳酸组可不同程度降低心肌酶活力、凋亡指数和心肌梗死面积,但凋亡指数仍显著高于后适应组(P<0.05).结论:乳酸可以部分模拟后适应带来的保护效应,局部酸中毒的短暂延长可能只是后适应最上游触发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5.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可疑肺栓塞给予华法林及那屈肝素钙联合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1.23~2.81。联合用药8 d后,停用那屈肝素钙,单用华法林3 mg/d口服2 d后,检查INR为3.31。因行痰培养检查示白色念珠菌阳性,遂加用氟康唑0.4 g,1次/d静脉滴注,且华法林剂量调整为1.5 mg/d。氟康唑与华法林联用后第1、6天INR分别为3.91,7.31。立即停用华法林,氟康唑继续按原剂量应用,并给予维生素K1 40 mg肌内注射。停药后第1、2、3天INR分别为4.91,2.01,1.30。停药后第5天再次应用华法林1.5 mg/d,同时氟康唑调整至0.2 g/d。两药联用后第4天INR为1.68。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怀远县 1960~2008 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基本消灭麻风病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风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2004~2008年)平均发病率为0.71/10万,比防治初期(1960~1964年)下降了90.41%.2008年患病率为0.47/10万,较1973年的14.2/10万...  相似文献   
77.
贾凌晗  刘一  李玉珍 《中国药学》2011,20(4):404-409
对西藏和河南藏红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不同溶剂萃取藏红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分别采用乙醚、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丙酮5种溶剂萃取后浓缩,通过GC-MS分析,实现对组分的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藏红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间存在差异,且西藏和河南藏红花中提取所得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比例也存在差异。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Gc-MS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筛选小儿遗尿分散片的制剂处方和成型工艺,建立制剂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成型性、崩解时限和口感为指标,采用平行设计法筛选最佳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经最佳制备工艺制得的小儿遗尿分散片外观及口感良好,崩解时间小于60 s;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质量浓度分别在0.054~1.286 g/L,0.187~4.672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8%和99.65%,RSD分别为1.07%和1.31%(n=6)。结论小儿遗尿分散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对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用药疗程、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DUI:1.0的品种占50%,多数病例抗菌药用药疗程≤5天,占85.71%,用药疗程最长8天;治疗中单一用药占89.28%。结论: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抗菌药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预防用药起点高,疗程过长,亟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药学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咨询院内、外9位专家,确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方法,即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和360度考评法等方法,形成初步的考核指标及权重,再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北京市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0名药学工作人员(占药学工作人员总数的37%),确定最终的考核体系。结果:根据医院药学不同岗位的职责,确定了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指标包括日常工作、顾客评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赋予日常工作指标总分100分,后3个维度的指标采用在第1个指标得分基础上加减分的方式,以分值占总分的比重来体现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一套绩效考核体系。结论:通过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的医院药学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较为全面、客观,为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