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近年来随着尿液分析仪的迅速普及,测量参数向着快速、简便、准确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仪器所使用的千化学法是根据多联试带上各模块发生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深浅来检测胞质内涵物间接辨别细胞的有无,而显微镜的检查方法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因此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略。笔者对尿液分析仪的潜血反应与镜检红细胞的符合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因此,本研究对400例随机尿样做了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镜检红细胞的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22.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afety, firmness and convenience of the fascia around the ischial spine as a new fixation site for the vaginal fornix.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7 and January 2008, detailed dissections and related measurements of the regions around the ischial spine were performed on 10 Chinese female cadavers (3 unembalmed and 7 embalmed cadav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sacrospinous ligament,the fascia on the ischial spine, the iliococcygeus fascia as well as the vaginal fornix were exposed and the pull-out strength sequentially tested using a digital push-pull force gauge. Results The fascia on the ischial spine was firm and strong, with a thickness of 3 about mm. No major vessels or nerves were observed on the ischial spine. The greatest pullout strengths of the sacrospinous ligament,the fascia on the ischial spine, the iliococcygeus fascia as well as the vaginal fornix were (102±26),(64±15),(33±8)and(32±6)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fascia at 1 cm from anterior lateral ischial spine, free of major vessels and nerves, is safe and strong and could be used as a new site for suspension in vaginal prolapse.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制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质控物 ,评价其性能和应用前景。方法 大鼠肝组织经抽提、离心、热处理、(NH4) 2 SO4沉淀 ,透析处理制成 ALT质控材料 ,以荧光动力学法测定其活性。结果 每克组织制备的 ALT活性为 2~ 3.5单位 ,质控物参考定值为 (5 0 .4± 2 .0 7) U/L。精密度 :最佳条件的变异(OCV)为 4.7% ,常规条件的变异 (RCV)为 6.8%。- 2 0℃保存一年 ,ALT活性基本无变化。结论 AL T质控物稳定可靠 (一年 ) ,能用于临床室内质量控制 (IQC)。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INK4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D2-40在CIN3、微小浸润癌、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35例CIN3、13例微小浸润癌及62例宫颈浸润癌中p16INK4a、FGF-2和D2-4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INK4a在微小浸润癌中的过表达率明显高于CIN3(P<0.01);FGF-2在CIN3、微小浸润癌和宫颈浸润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43%、53.85%、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2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P<0.01)。p16INK4a和FGF-2的阳性强度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或P<0.05),FGF-2与宫颈癌浸润深度有关,二者均与宫颈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相关性;D2-40的阳性反应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16INK4a、FGF-2的表达和D2-40阳性反应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INK4a异常表达可能有助于诊断微小浸润癌,其阳性强度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检测FGF-2在宫颈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评估宫颈病变的发展以及宫颈癌浸润和转移的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伤后24小时内行削痂术,对照组则在伤后4~6日行削痂术,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果。结果:伤后第3天实验组尿量、实验组植皮区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骶棘韧带(sacrospinous ligament,SSL)区的血管神经解剖特点,为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女性尸体的SSL区进行解剖、观查并测量其与周围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结果SSL的长度是(52.3±4.2)mm,距离坐骨棘2.5cm处的宽度为(12.0±2.1)mm。大部分臀下血管(15/20)出骨盆前经过SSL外侧一半的后方或紧邻上缘,且大部分(18/20)在近SSL上缘处发出尾动脉,它在SSL上缘处距离坐骨棘(15.7±5.6)mm。阴部神经在坐骨棘内侧从内上向外下斜行跨越SSL背侧进入坐骨小孔,位于阴部内血管的内侧或内上方,在SSL上、下缘其最内界与坐骨棘的距离分别是(23.4±3.6)mm和(15.7±1.3)mm。15个半骨盆中(15/20)找到肛提肌神经,其跨越SSL上缘处与坐骨棘的距离是(39.6±8.3)mm。结论SSLF中,选择缝合SSL距离坐骨棘至少2.5am处、宽度为韧带靠近下缘的1/2、深度为韧带全层厚度的浅层之1/2,即宽度约5mm,深度约1mm,可避免损伤其后方及上缘的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27.
摘要:目的 研究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定植情况及定植菌 株的药物敏感性、生物膜形成能力。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儿童医院NICU住院患儿鼻前庭分离出的 金葡菌,前期已进行分子分型,本次实验利用E-test 法检测金葡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晶紫染色实验检测定 植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536例鼻拭子分离出96株金葡菌,定植率为17.9%。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28株, 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有68株。MRSA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和夫西地酸耐药率分别为100%、 57.1%、78.6%、92.9%和3.6%。MSSA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2.4%、8.8%、47.1%和 16.2%。MRSA中有14.3%苯唑西林敏感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OS-MRSA)。定植菌株的生物膜阳性率91.7%,MRSA和MSSA在生 物膜形成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不同ST型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P=0.0276),产膜菌株与非产膜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无 明显差异。结论 定植的金葡菌常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有一定比例OS-MRSA。定 植菌株生物膜阳性率高,不同分型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28.
目的系统探讨黄芪-川芎(QX)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键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检索DPN的主要靶点,然后通过R语言绘制Venn图得出QX治疗DPN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点调控网络,然后通过String数据平台建立PPI网络,最后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QX中发挥治疗DPN的成分主要是槲皮素、山柰酚、叶酸、谷甾醇等19个活性成分;发挥治疗作用的靶点可能包括PTGS2、NOS2等69个关键靶点;影响治疗DPN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93个条目;发挥治疗的关键作用通路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IL-17通路等143个通路。结论 QX对DPN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为进一步探讨QX对DPN的治疗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的毒性作用机制、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与原因。方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马兜铃酸导致马兜铃酸肾病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含马兜铃酸成分中药,与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本文为防治马兜铃酸肾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绝经与未绝经新疆维吾尔族妇女200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200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绝经与否进行分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肿瘤大小、有无CINⅢ级、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差异。结果:绝经与非绝经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INⅢ级伴发和FIGO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未绝经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表现明显,肿瘤最大径比较大,高-中分化比例高,虽然FIGO分期早,但容易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