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0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是迄今发现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其缩血管效应是内皮素-1(ET-1)的10倍多[1]。1998年UⅡ首次被从人体中克隆出来[2]。1999年Ames等[1]首次发现人体中一种孤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14(UT)是UⅡ的特异性受体,两者结合可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由于UⅡ  相似文献   
102.
<正>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钒酸盐可能成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但由于大剂量钒酸盐有一定毒性,可能引起某些脏器功能改变,这就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有研究证明,钒酸盐的毒性主要是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作用,某些抗氧化剂可能对抗钒的毒性,但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急性运动性轴索型(AMAN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兔模型坐骨神经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实验兔坐骨神经进行CD6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病兔坐骨神经单核巨噬细胞呈阳性表达,坐骨神经内有散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局部神经轴索疏松和消失。结论:本实验证明了单核巨噬细胞参与AMAN型GBS的发病过程,为空肠弯曲菌(Cj)感染和体液免疫反应与AMAN型GBS的发病关系提供了一个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04.
应用形态计量技术研究了实验性糖尿病5周大鼠肾脏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肾脏重量和肾小球总体积分别比对照动物增加38%和64%。糖尿病大鼠近端肾小管体积、小管上皮高度和管腔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大鼠,其中以近端肾小管体积增大更明显。糖尿病大鼠运端肾小管体积和管腔直径也比对照动物显著增大,其中尤以小管体积的增大为著。这些结果提示,糖尿病早期大部分肾单位体积增大,但肾小球与肾小管体积的增大并不均匀。  相似文献   
105.
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单纯大鼠血清蛋白组(RSP)、糖化血清组(AGEs)和氨基胍组(AG)。尾静脉注射AGE-RSP6周后,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AGEs对大鼠肾皮质TGF-β1和CT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ECM蛋白成分表达的影响。结果与Con及RSP组比较,AGEs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ECM红染区增大。AGEs组大鼠肾皮质TGF-β1和CT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TGF-β1和CTGF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肾小球;肾小球ECM蛋白成分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合成也增多(P<0.05)。AG组上述所有变化均减轻。结论AGEs能明显诱导大鼠肾皮质CTGF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强,并使ECM蛋白成分合成增多。AGEs可能通过诱导CTGF表达上调引起ECM合成增多。  相似文献   
106.
用自制MA—F肾保存液与HC—A肾保存液对5条犬10个肾脏分组进行低温灌洗保存,经光镜和电镜于保存24、60、64、72及100小时(以灌洗毕为零时)观察,结果证明MA—F液明显优于HC—A液。  相似文献   
107.
乳腺癌根治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伤口并发症多,一直是临床外科医生所研究问题,这与切口的引流方法和术后护理关系密切。我科自2002年开始,对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加胸带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亚急型克山病心肌线粒体膜结构的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形态计量技术研究亚急型克山病(亚急克)患儿心肌线粒体膜的结构参数;线粒体比表面,比膜面和横截面面积,结果表明,亚急克病例心肌线粒体比表面明显小于对照组,而线粒体横截面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亚急克病例心肌丝粒体内膜,嵴膜及二者比膜面之和均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提示,亚急克病例心肌线粒体明显肿胀,体积增大,线粒体内膜和嵴膜严重溶解破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体外观察吡哆胺对晚期糖基化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试验和N-乙酰-甘氨酰-赖氨酸甲基酯-核糖两种体外试验,观察吡哆胺对糖基化反应及AGEs形成的抑制效果。结果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试验显示,吡哆胺对糖基化反应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在50 mmol/L和200 mmol/L葡萄糖浓度下,当吡哆胺浓度为50 mmol/L时,相对抑制率均在50%以上。200 mmol/L吡哆胺对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最强,其相对抑制率分别达到92.12%和86.73%。N-乙酰-甘氨酰-赖氨酸甲基酯-核糖试验证明,吡哆胺能明显抑制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的形成。随着吡哆胺剂量的增大,吡哆胺对AGEs形成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吡哆胺对体外晚期糖基化反应和AGEs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1例跟骨骨折,其中双侧跟骨骨折2例,2例合并脊柱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为6足,Ⅲ型为15足,Ⅳ型为2足,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随访全部病例624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其中优16例,良3例,可为2例,总体优良率为90.5%。结论开放复位跟骨重建钛板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行之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