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3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评价微创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23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微创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结果分析和评价。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按照Harris[1]评分标准评分:优18,良4,可1,差0.优良率为95.6%。结论:保留了股骨颈的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术后并发症低,为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半合成抗菌药物美洛西林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按4∶1的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1过敏反应王静报道,患女,17岁,因左胫腓骨骨折术后给予0.9%NS100ml+美洛西林钠舒巴坦2.5g静滴,首次用药后出现皮肤轻微瘙痒,未做特殊处理,再次用药时患者主诉双上肢、胸背部皮肤瘙痒明显,并出现密集的红色皮疹,伴胸闷感,即停药,予抗过  相似文献   
63.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髋关节强直或疼痛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48例(77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2~96个月。结果患者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为36.4°±8.8°,术后为193.0°±12.7°。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3.0±9.0)分,术后为(85.3±7.4)分,其中优55髋,良13髋,可8髋,差1髋,优良率88.3%。X线片显示未见假体松动,7髋(9.1%)发生异位骨化。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S髋关节病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参照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血塞通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水平,而对hs-CRP无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导航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腰骶部矢状位参数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1例。其中导航辅助MIS-TLIF组患者31例,传统开放TLIF组患者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融合节段的椎间隙前高(anterior disc height,ADH)和椎间隙后高(posterior disc height,PDH),计算椎间隙平均高度(disc height,DH),骨盆-腰椎匹配值(pelvic incidence to lumbar lordosis mismatch,PI-LL)。结果:导航辅助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放TLIF组(P<0.05)。导航辅助MIS-TLIF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LL、SL、PI-LL、DH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而PI、PT、SS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开放TLIF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LL、PI-LL、DH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而PI、PT、SS、S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的改变值与SL的改变值(r=0.433,P<0.05)有显著相关性;SL的改变值与ADH的改变值(r=0.621,P<0.05),PDH的改变值(r=0.527,P<0.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实时导航辅助MIS-TLIF与开放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短期内均可恢复DH,改善LL及PI-LL,使术后腰骶部矢状面序列的排列更为协调,但只有导航辅助MIS-TLIF能显著提高SL。与开放TLIF相比,实时导航辅助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自制改良立体“W”形防旋转张力带三维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姜锋  王晓  李国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26-5126
目的比较锁定板与95°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采用锁定板,40例采用DCS,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锁定板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DCS组(P〈0.05)。结论锁定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及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68.
兔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外侧半月板的组织学退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背景:前交叉韧带切断后可引起膝关节透明软骨的退变,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但对外侧半月板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观察兔前交叉韧带切断后外侧半月板组织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观察,于2007 09/1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学部完成.材料:6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实验初始体质量(2.5±0.3)kg.方法:48只大白兔双后侧膝关节按简单随机法配对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造模.实验侧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手术.对照侧显露前交叉韧带但不行切断,行止血及体积分数为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缝合切口.选取造模后第1,3,6,8周为观测时间点,每个时间点随机处死12只.主要观察指标:对外侧半月板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切断组外侧半月板第1周即可见退变,随时间延长退变逐渐加重,对照组未见明显退变.半月板纤维软骨退变组织学评分:实验组(第1,3,6,8周)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6,8周均高于第1,3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第1,3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义韧带断裂可引起外侧半月板退变.  相似文献   
69.
23S rDNA基因芯片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含有10种细菌探针的检测用基因芯片模型。方法 使用合成的23S rDNA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基因芯片。细菌核糖体DNA经过23S rDNA通用引物扩增后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用荧光扫描仪检测信号。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致病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论 寡核苷酸探针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种属鉴别能力,比常规培养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0.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探讨案例综合教学法在临床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教学实践的异同,并从兴趣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案例综合教学法在兴趣度等指标的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案例综合教学法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