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66年日本池田茂人创始了纤维支气管镜,1968年公布于世,介绍了纤维支气管镜的实际应用,对包括肺癌在内的肺部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出了重大贡献。后经池田等人不断地改良,现在的软式纤维支气管镜,管道柔软而细,前端可以弯曲,解决了硬式金属支气管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扩大了可视范围,能窥视到各亚段支气管以远的部位,并在直视下能取得组织或细胞,显著提高了肺部疾患的诊断水平。当前世界上已广泛普及软式纤维支气管镜。我国自1973年开始采用,也将逐步代替硬式金属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82.
肺瘤平Ⅱ号改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肺瘤平Ⅱ号临床疗效及在改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一般情况基本相同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30例,肺瘤平Ⅱ号加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瘤平Ⅱ号,20g/次,3次/d,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从临床疗效、证候改变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病灶稳定率极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显著改善了气阴两虚、血瘀证候表现,Karnofsky评分稳定提高率及体重稳定提高率也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加服肺瘤平Ⅱ号对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纯化疗组。  相似文献   
83.
朴炳奎教授辨证求本治疗肺癌学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炳奎教授从医近50年来,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治病求本,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传承与创新并举,中西互参,不断吸取现代科学技术,补充完善中医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识颇深,并研制中药新药益肺清化膏和颗粒。余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归纳总结如下,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84.
朴炳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肿瘤虚证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失衡的分子机制研究,逐步探索出以益气养阴、解毒抗癌、活血化瘀相结合的基本治疗大法,并结合现代医学药物筛选结果研制出"肺瘤平膏"。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中药肺瘤平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化疗组,1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细胞(DC)亚群、T细胞亚群及自杀性免疫细胞(NK)的含量。中药组在化疗的同时接受中药肺瘤平膏治疗,化疗组单纯接受化疗治疗。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正常人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MDC)低表达,机体免疫功能显著下降。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MDC含量、MDC/淋巴系树突状细胞(LDC)比值较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3^+比值均提高,CD3^+细胞含量则下降(P〈0.05)。结论中药肺瘤平膏结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快速调整体内免疫反应向Th1方向极化,从而调动细胞免疫消灭肿瘤细胞可能是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6.
朴炳奎辨证治疗肺癌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朴炳奎主任医师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学术思想,即络病的病机特点贯穿肺癌病变的始终,肺癌的病因病机可以总结为正气内虚、毒伤肺络、痰瘀内蕴、络息成积,当以扶正培本、解毒散结,兼以祛痰化瘀、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7.
利用辅有Matrigel的Boyden小室观察抗CD9、抗CD42a、抗CD63、抗TSP抗体对PG-CL3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2.5、10、20mg/L的川芎嗪、丹参酮ⅡA和50、500、1000U/L的水蛭素和凝血酶对PGCL3细胞膜表面CD9、CD42a、CD63、TSP表达的影响,观察川芎嗪、丹参酮ⅡA、水蛭素和凝血酶对人肺巨细胞癌PGCL3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  相似文献   
8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一、中西医结合诊断(一)肺癌诊断方法及标准(1)症状和体征:咳嗽、有痰、胸痛、气促、发热、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皮下给节等,尤其痰中带血、长期吸烟的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反复发作的阻塞性肺炎应高度警惕。(2)X线检查:正位(后前位)片,必须有侧位片、体层摄影(支气管断层、病灶断层)。(3)CT检查:能显示胸片上易于重叠的解剖部位,能发现显示不满意的部位,如支气管腔内的微小病灶及脑、肝、肾上腺等远处转移病灶。(4)痰细胞学检查:保证痰标本质量,送检3-6次,阳性率可达80%以上。(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肉眼判断…  相似文献   
89.
朴炳奎 《癌症进展》2010,8(3):207-208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特色,中医个体化治疗体现在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需要中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来搜集患者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程经过,然后依据中医的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分析综合搜集来的上述临床因素,结合脏腑辨证等方法,最后分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确定其证型。八纲涵盖的内容包括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因素(即自然地域、社会环境或时令)对机体的影响,当然也包括病因对机体的影响,各种因素非常复杂。尽管如此,中医理论还是借助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思想巧妙地实现了对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