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发病率高,有进展为恶性心律失常而引起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本,基本方选自拟养心舒脉方。方师临证根据病情进展分3期辨治本病:早期责之气血不调、营卫不和,治以益气活血、调和营卫,在养心舒脉方基础上适增调和营卫药物;中期病机多为瘀热相搏、血脉壅滞,治以化瘀活血、清热凉血,在养心舒脉方基础上合用化瘀清热药物;瘀热相搏易伤气阴,后期以气阴两伤、心神失养为主,治疗重在益气养阴、调脾安神,可减量或去牡丹皮、丹参、莪术等,加用调养心脾药物。针对本病不同时期病机要点以药平之,方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剂芪归二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和Klotho蛋白水平及氧化炎症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26例。中药组给予芪归二参颗粒治疗,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运用颈动脉超声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Klotho、FGF23、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放射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气虚和血瘀的证候要素积分变化,评价其证候疗效。【结果】(1)西药组有5例脱落、剔除,中药组有3例脱落、剔除,最终西药组21例、中药组23例完成研究。(2)连续治疗24周后,中药组和西药组的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但治疗后2组在降低IMT和斑块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组治疗后血清Kloth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FGF2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西药组治疗后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在升高血清Klotho水平和降低血清FGF23水平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1)。(4)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L-1、TNF-α、ROS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后2组在降低血清IL-1、TNF-α、ROS、MDA水平和升高血清SOD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组治疗后气虚和血瘀证候要素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西药组的证候要素积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在改善气虚和血瘀证候要素积分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1)。(6)治疗后,中药组的气虚和血瘀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78.26%,明显高于西药组的28.57%和1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芪归二参颗粒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性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转阳率的影响,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将扬州隔离点中使用和未使用中药(清肺排毒汤、扶正益清方)的COVID-19密接者纳入本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核酸扩增试验(NAATs)的阳性率、核酸阳性者的病毒载量、阳性者的病情等级进行分析,以评估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结果  共收集了30 000余例观察对象,基于数据筛选、核对,以1 286例密接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医组1 016例(79.00%)和对照组270例(21.00%),共有转阳患者55例。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前后,结果均显示在男性和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中药组的转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不纳入N值和O值)结果显示中药组转阳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0.547倍。另外,密接者转阳后,中药组的总体和女性的病毒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药有利于降低COVID-19密接者的转阳率和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94.
王振盛  方祝元 《河南中医》2013,33(6):830-832
中医干预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常用治法有: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基本符合该病的临床证候分布.从临床疗效来看,中医药在干预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及改善血脂水平,对于预防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5.
采用实时荧光PCR和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降压益肾颗粒(JYY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细胞外基质降解系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基质金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以JYYS和苯那普利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剂量JYYS和苯那普利对SHR肾脏TGF-β1、COLⅣ、MMP-9及其抑制物TIMP-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JYYS长期给药可降低TIMP-1、TGF-β1及COLⅣ转录和蛋白水平,上调肾组织局部MMP-9mRNA和蛋白水平,从而纠正MMP-9/TIMP-1失衡,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冠心病痰瘀证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测序检测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痰瘀证与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实验室指标,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我们选择凡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高血压病限于Ⅰ、Ⅱ期(轻、中度)的患者,以Ⅱ期高血压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住院及部分门诊病例列为观察对象。对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分型,并观察其早期肾损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尿β2-MG指标中4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尿MAlb指标中肝火亢盛组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有明显差异(P〈0.05),痰热壅盛组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有明显差异(P〈0.05),肝火亢盛组与痰热壅盛组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组与阴阳两虚组无明显差异(P〉0.05),尿NAG指标中肝火亢盛组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有明显差异(P〈0.05),痰热壅盛组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有明显差异(P〈0.05),肝火亢盛组与痰热壅盛组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组与阴阳两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各证型的病人尿MAlb、尿β2-MG、尿NAG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存在着客观化指标的区别,早期肾功能检查对高血压并发早期肾损害的病症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近年来高血压所导致的终末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研究中,除评价其降压疗效外,是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高血压肾损害的中药临床复方研究及实验研究两大方面,对近年来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降压益肾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观察超声肾血流参数并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RI降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肾Vd升高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降压益肾颗粒通过降低RI,提高肾血流速度,改善肾脏血流进行肾脏保护。  相似文献   
100.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当注重"治病求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血压病在基础与临床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西医从遗传多因性、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多肽及原癌基因、免疫系统等不同水平提示本病的发病机制,并从流行病学调查、大规模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等循证医学的角度,阐述本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情况,由此提出了非药物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案与措施.其目标主要是着眼于降压、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但西医降压药物的持续应用又不可避免带来种种副作用的困扰.因此,在发挥其降压疗效可靠的优势时,提高其整体调节、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