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头痛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一常见并发症。通常人们考虑头痛的原因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弓形体病,淋巴瘤,无菌性脑膜炎和各种鼻窦炎。遇到几例严重头痛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但未发现任何原因,暂称之“HIV头痛”。通过回顾性研究,将有HIV感染史的头痛与无感染史的头痛者进行比较,从而确定HIV头痛的频繁程度和临床特点。 选择的HIV头痛例均为1年前已诊断HIV头痛的住院病人,HIV血清反应阳性以及有HIV感染史的头痛患者(已作腰穿检查);并除外以下情况:(1)以往没有严重的头痛史;(2)没有发热或新的系统病如肺炎;(3)没有各种鼻窦炎的临床和放射学证据;(4)没有忧郁的证据;(5)最近未用zi-s  相似文献   
92.
就脑血管意外而言,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要高于出血性中风。笔者在临证之余,结合文献资料,对缺血性中风的临证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辨证分型 目前关于本病的临床辨症分型多而杂乱。全国中风协作组拟定的诊断标准难以在实际中推广和应用。有人按证候分型,如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神经科分为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脉络空虚、气虚血瘀;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选择癫痫患者30例,分别于发作期和缓解期作血浆总抗氧化能力(GAA)、血浆谷胱甘肽(GSH1)、血红蛋白谷胱甘肽(GSH2)及血浆丙二醛(MDA)的检测及脑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发作期,MDA明显高于正常。缓解期近于正常,MDA升高者,EEG多数异常,GAA、GSH的变化也具有显著意义。揭示自由基代谢参与癫痫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4.
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研究较多,文章就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95.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癫痫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癫痫患者,分别于发作后72小时内及发作缓解期进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检测,发现发作后72上时内,高于正常对照组,发作缓解期近于正常,提示PAF参与癫痫的病理过程,对其在癫痫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6.
偏头痛患者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前列环素变化的意义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科(225002)徐运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袁成林现已证实,偏头痛与血小板聚集及血管舒缩功能有关[1],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烷A2(TXA2)、前列环素(...  相似文献   
97.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了解应用抗抑郁药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经HAMD量表及SDS量表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2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120例,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20mg/d,对照组112例,4周后复作测评。结果:治疗4周后帕罗西汀组HAMD量表评分及SDS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安慰剂组自然缓解率(P<0.01)。结论:抗抑郁药对脑卒中伴抑郁症状者的病情改善和预后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98.
研究精制蝮蛇抗栓酶对缺血-再灌注大白鼠脑皮质神经元胞浆内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组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胞浆内C-fos基因表达染色(-);缺血空白对照组C-fos基因染色(+),而蝮蛇抗栓酶治疗组(-);再灌注空白对照组C-fos基因表达(++),而蝮蛇抗栓酶治疗组(±)。提示缺血-再灌注后脑皮质神经元胞浆内C-fos基因表达增强。而蝮蛇抗栓酶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认识雌激素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84-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strogens,brain,Gen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2001-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雌激素,脑,基因组。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研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研究原著。②不排除是否实施对照和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关于雌激素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文献。资料综合:其分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基因组机制:通过核型受体激活核内转录因子途径,上调下游基因而起作用;间接基因组作用:又称快速的,非基因途径,通过膜型雌激素受体介导的第二信使途径;非基因作用:非受体作用,直接的抗炎症、抗氧化作用。结论:雌激素通过复杂的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雌激素的作用机制将得到更好得解释,从而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用胶原水凝胶为支架构建HBV转染细胞HepG2.2.15的三维(three-dimensiona,3D)培养模型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水凝胶内胶原纤维的结构特征,以胶原水凝胶为支架建立HepG2.2.15细胞3D培养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MTS法和钙黄绿素-AM(Ca-AM)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HBsAg、HBeAg的分泌;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HBV DNA的表达。结果HepG2.2.15细胞在96孔板胶原水凝胶中能培养45d,在24孔板内培养则长达160d,且生长良好,并能维持转染细胞特性,持续分泌HBsAg、HBeAg和HBV DNA。结论建立的胶原水凝胶HepG2.2.15细胞3D培养模型能长时间维持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